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3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东亚地区长期存在着一个以中国为核心的封贡体系 国际秩序。随着西方列强决意打开中国的大门,东亚传统的国际秩序与近代国际体系发生了 激烈的碰撞。中国在这一碰撞中遭受了沉重的冲击。经过两次鸦片战争,掠取了巨大利益的 西方列强调整对华策略,而清政府也被迫重新认识对外关系。1860年以后的近20年里,中国 逐渐从被动接纳近代国际体系向主动加入近代国际体系转变。以70年代末向欧美诸国派遣常 驻使节为标志,中国完成了加入近代国际体系的历程。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对霸权主义的根源和反霸路径进行深刻的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简要回顾了近代以来中国外交反对霸权和强权政治的历程,论述了"和谐世界"理念的反霸意义.文章认为思考中国当前反霸的路径,应跳出传统的力量、均势等强权逻辑的框架,将着眼点更多的投向"国际道德因素","和谐世界"理念是中国外交向世界奉献的最新道德处分.  相似文献   
3.
本文试图通过对英国革命中克伦威尔外交的探讨,揭示近代开启时期欧洲政治的时代特征。本文认为,克伦威尔将他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带进了英国的对外政策之中;无论是他的“新教大同盟”计划,还是他对第一次英荷战争的态度以及对英法西三角关系的处置,都是为着在全欧范围内防范天主教势力的反扑,促进新教事业。这恰恰是刚刚结束的宗教冲突时代之余波在这位清教革命领袖身上的固有反映。  相似文献   
4.
略论近代欧洲国际体系的建立与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古代到今天,欧洲的国际体系经历了几次重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尤其是从古代中世纪到近代的巨变,不仅影响了欧洲本身的历史发展轨迹,也对整个世界历史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因此,探讨一下近代欧洲国际体系的建立及其内在结构,能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历史。一、近代以前的欧洲“欧洲”或“欧罗巴”的称法,最早由亚述人提出,原意为‘归入之地”,希腊人延用了这一称呼,用来指爱琴海以西地区;只有到了十八世纪,人们才把马拉尔山脉当作欧洲与亚洲的分界。’“从其古代意义上来说,欧洲在公元前后就融入了一个整体。…  相似文献   
5.
市民社会的雏形--中世纪欧洲城市与市民阶层的历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世纪欧洲的城市和市民阶层在封建主义政治秩序的框架内悄然生长,其微弱但坚定的推进步伐逐渐撼动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基石,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兴起铺平了道路,它们在世界历史长河中的作用不容忽视。西欧城市从中世纪中期开始兴起,它们逐渐与王权达成了充分的合作基础,市民阶层展开了积极的政治参与,对封建制度进行挑战,推动近代君主专制的涌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