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过继叙事作为明清白话小说中相对独立的叙事单元,对小说的艺术表现起到了重要作用。过继叙事不仅是推动小说故事展开的动力和营造传奇效果的艺术手段,在发掘与之相关人物的隐秘心理及形象塑造上也起到了独特作用。另外,过继叙事在小说中的频繁出现,也反映了当时人对现实生活中过继关系的焦虑。明清白话小说中大量有关继子“复姓归宗”的叙述,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一种通过文学虚构平复心理焦虑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3.
《三国演义》中的谯周是一个矛盾的、充满张力的人物形象,在小说中出场九次,但却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小说围绕"谯周劝降"展开对知识正确性与道德合理性之关系的思考。围绕谯周劝阻诸葛亮、姜维北伐演绎"天时"与"人力"、"知识"与"道德"的冲突以及知识面对道德时的有限性,以及如何评价二者价值高低的问题。"毛本"在谯周形象上的微调,除了行文上的原因,一方面是对明清易代之际文化思潮的呼应,同时也表现出毛氏父子的"史家心眼",并未对谯周形象予以简单化的处理与批评。  相似文献   
4.
明清通俗小说中大量的暮夜书写具有不容忽视的文学价值:一、小说围绕夜间不可靠的视觉、听觉等建构故事,深入挖掘人物感官的叙事潜能;二、小说格外关注由于夜间人物对外部世界感知的不可靠而导致的的心理波动,以及缘于夜间活动范围的受限致使人们探索外在世界的激情转向了内在的心理世界,从而深度探索人物心理;三、小说中或韵或散的暮夜书写在营造氛围上具有积极的与消极的两种氛围形态,作为时间幕布,切合故事情节衬染人物心理、烘托叙事情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