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6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汉高帝三年(前204),著名的汉赵井陉之战,战地当山西平定旧关——河北鹿泉土门间的井陉一线;当年赵广武君李左车所说"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指井陉一线地形最崎岖陡仄、急剧落差之井陉关内外当今平定县柏井镇至井陉县天长镇段;主战场——韩信所设"背水阵",在当今井陉县微水镇北境岩峰村至上安镇间的西濒冶河(绵蔓水)、东南北三面环山的整个井陉道上所仅见、最适于双方数十万计大军野战的一处10平方公里黄土平缓坡谷地带。  相似文献   
2.
东汉末年,大规模的黄巾起义被镇压下去后,其余部以郭太为首的一支复起于"西河白波谷",并于此构筑垒壁为依托,拥众十万,转战各地,坚持斗争十年之久,成为山西地区古代组织最严密、规模最大、持续最久而历史影响深远的一次农民战争。由于古来文献记载失于过简,"西河白波谷"及其白波垒所在,长期扑朔迷离,学界歧议迭出,莫衷一是。文章系作者就此问题在考订文献基础上,两度深入现场之野外考察报告。  相似文献   
3.
明末宁武关之战,是李自成统率百万农民军由西安直至北京,与明王朝间规模最大最惨烈最关键的一场殊死战。广考文献并核以野外考察,可知是役主战场攻守态势,系农民军由城东,即当今宁武火车站外、半沟村西等两高地发射火炮,率先轰塌东门,大军蜂拥入城,战役遂告结束。是役攻守双方兵力为五十万对五六千;克关时间为崇祯十七年二月二十二日。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历史的视角和地理的视角,就雁门关的年龄和古关遗址。作了简明的文献考证和野外考察.作者论证了山西阳高境内的雁门山和代县境内的雁门关之间的内在联系;今日所见的雁门关,是宋代的遗址和明代的遗存;雁门关前此早已有之,不过它既不始于学术界传统说法的唐,也不始于北朝,而肇始于比北朝至少早十个世纪的春秋战国间,雁门关从战国以来,于不同历史时期先后有勾注塞、雁门阻险、雁门塞、雁门关、西陉(西陉关)等称谓;宋前的雁门关,虽多异称,位置却始终如初;古雁门关遗址,在今关城西南约5公里,当代县白草口乡和太和岭乡之间的分水岭上,位于北纬39°9′44″与东经112°48′45″,两厢战国赵长城,颓垣依稀,清晰可辨。  相似文献   
5.
自古以来,河东——山西地区由于所处战略位置冲要,战略形势完固,向为国家安危兴亡所系。晋阳是河东——山西的中心,是以为兵家战守必争之地。历史时期发生于晋阳的战事达50次以上,该文系集中就其中战争规模颇大、旷日持久而历史影响既深且巨者,春秋晋四卿晋阳之战、西晋刘琨晋阳抗战、唐李光弼守晋阳之战、五代唐晋太原之战、宋平北汉晋阳之战等古战场,提出文献考证和野外考察报告。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了日前野外考察关于北魏《皇帝南巡之颂》碑的发现及其内容,论证了是碑为文成帝平生迭次南巡的全面记载和颂辞,而文成帝的南巡,是道武帝拓跋以来出身北方游牧族的北魏王朝实行民族融合──汉化战略链条上的重要一环。从这个视角看,此碑所记载所赞颂的是杰出政治家拓跋浚的重大国务活动和业绩,而远不在于以前历史文献所说他的射箭过山之所谓“御射”──一位皇帝个人的膂力和武功,从而指出《魏书》和《水经注》的有关记载是失真的片面的。北魏《皇帝南巡之颂》碑的出土,为中国古代史特别是北魏史和民族史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史料;为开发文化开发旅游,提供了新的资源;是碑碑文书法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系作者对公元370年前秦—前燕潞川之战古战场所作之野外考察报告,含就早期有关历史文献的简要裒辑,就战争双方成败得失的基本论证,就当年古战场位置所在及其地理范围的现场勘察结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