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王艮(1483~1541),字汝止,泰州安丰场(今江苏东台)人,学者称他为心斋先生。他是泰州学派的创始人。对王艮思想的评价,学术界历来存在不一致的看法。有人说他利用王阳明“心”学的某些范畴,加以改造、发挥,实际上自立门户,因而是一个假的阳明学派;  相似文献   
2.
在以往的中国哲学史研究中,人们总是习惯于简单运用阶级分析和“对于斗争”的方法来划分阵线,结果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贴标签、戴帽子的简单化倾向,使中国哲学史的研究远远落后于时代的发展,缺乏应有的时代感。  相似文献   
3.
在改革、开放时代浪潮的冲击下,一切原有的观念、思维方式、社会心理都面临着挑战。近年来“文化热”的兴起,究其原因,正在于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没有人的现代化,其它现代化就不可想象。因此,当前我们面临的最大困难是要由许多不太现代化的人来完成非常现代化的事业。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4.
关于王艮哲学思想的评价问题,时论众说纷纭。有“假王阳明学派”说①;“王学左派”说②,“明朝中叶的武训”说③;还有人认为王艮哲学是宣扬“忠孝”等封建伦理纲常,培养退让、妥协、驯服的奴隶道德,其作用是反动的④;以上观点都着重从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传入我国,学术界有的同志开始以“需要层次论”“人格三因素论”为参考构架,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想人格”。有的同志认为,中国传统儒家所设计的理想人格是一种“片面道德力量型人格”,它忽视了意志力、道德力在理想人格中的重要地位。这种看法指出了伦理化、政治化的儒家遗留给我们的精神包袱,这种对传统文化的反思,有益于我们在批判继承优秀文化遗产的同时坚持在思想战线上对封建主义的批判。但中国儒家的理想人格设计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儒家有先秦儒家、汉唐儒家、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不少哲学史工作者都在研究中国哲学史的范畴体系问题,在逻辑论述的方式上究竟应该采用什么样的结构,才能真实地再现出中国哲学发展的历史众说不一。有的同志认为应采用“全部哲学就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斗争的历史”的“对子”结构,也有的同志认为应采用由多系列、多层次、多“圆圈”构成的“螺旋”结构。我们知道,逻辑的东西是历史的东西在思维中的再现,采用何种结构,必须根据对象本身的“历史”来决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