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8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3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1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现象看,手忙脚乱源于生活失序,生活失序源于人心失序、自性迷失,进一步则由于人道退隐,其最终根源则是天道退隐.或者说,由于不信天道,人道由人自我确立而陷入意志之争,由意志确立生活之序而放纵知识、欲望,从而造成人心及生活失序,人人忙个不停."闲"是对"忙"的超越,是无序生命的有序化,是秩序的呈现;从根源看,"闲"是天道、天理呈现于世界,流行于人世、人心,是人道呈现.  相似文献   
2.
贡华南 《东岳论丛》2019,40(10):171-176
"不倦"是古典时代的"通德"之一,也是理想的存在方式。以强大的爱敬为其基本态度,以坚定的信念与专一坚韧的意志为其基本品格,以深深扎根天地万物而不以己自限为其根基,不倦指向自我的超越与对他者的拯救。我不倦,也使民不倦,这是古典时代的理想。现代人以"个"为"体",以"己"自限,虽富虽强却注定远离不倦。甚而,欣赏倦、赞美倦成为时代品味。于是,现代人之倦意注定挥之不去。  相似文献   
3.
新世界秩序问题几乎是和人类文明同时产生的。古代学者就常常提出和探讨这一课题,包括古希腊和中国在内的世界几个主要文明发源地都有这方面的文献记载。理论贡献最大的可算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两位哲学家创立了两种不同的社会政治结构的认识论。柏拉图幻想着一个没有阶级和阶级斗争、人与人关系融洽美满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见解则是承认社会阶级的存在和由此产生的冲突和紧张,同时认识到人类知识在达到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4.
刑罚执行具有法治性和社会性,既需体现法律强制惩戒之标尺、尊重刑事法律教义科学性和诉诸法治理性发展,也需体现社会政化之规范、尊重刑事政策民主性和诉诸民众治理犯罪经验。随着我国刑罚执行的嬗变,价值理性、社会功能、内容设计和方式方法上的转变,都预示了刑罚执行的社会化转向。而刑罚执行中社会力量的不断介入,尤其是社会工作者行动的大量出现及其共同体意识的成熟发展,也促使刑罚执行社会化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5.
累:轻与重     
忙人秉性不足,以取物于身心为安.所取压迫、主导身心而致累.忙人在世,一方面自己找累,另一方面互相拖累、连累,其结果是人人不免乎累,人们注定受苦受累,累成为当代人普遍的命运.取物而背负物,物重而致人累.物重乃人使之重,重物轻己人故累.累由聚物于心,物重人轻而起;不累则反之,散物而使物轻人重,物不移人,自然轻松.自重而轻人则己不累而人累,自重而轻物则人不累而物累.人累、物累则己终不免乎累,自重而重人,自重而重物,物我、人我各不相累.  相似文献   
6.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中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思想中"知"的范畴与近现代知识论中的"知识"概念不同,它首先是一个标志着人与万物、他人交往的实践范畴而不是主体内在意识状况的概念."有知"不仅指人对世界具有了解,更重要的是指通过交往而对世界具有情感态度与相应的行为方式."知"反映的是人与世界的存在关系,它原则上是一个属人范畴."有真人而后有真知"表明了"知"与人的这种内在从属关系.  相似文献   
8.
包装是消费社会中最为明显的标志之一,因而可以以"包装"现象作为切入口,研究传统文化在消费社会中的状态和意义.传统文化正是包装中无限延伸出的所指中的重要的一部分,由此,传统文化在消费社会中一方面被解构、被遮蔽,另一方面又生成着被彰显的契机.对于传统文化的意义和价值,一方面我们要有信心,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9.
现任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教授的蔡希灼博士是位著名的农业种植及病虫害防治专家。他曾任非洲国际热带农业研究中心科学家,先后应中国农业部、美国国家科学院、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银行、美国国家基金会邀请到世界各地考察交流,共有100多篇学术报告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有多部专著出版。1999年以来,蔡希灼博士多次应邀前来海南进行农业技术指导和管理咨询。同千千万万的海外赤子一样,蔡希灼博士日夜盼望着祖国日益繁荣富强、发展壮大起来,觉得只有祖国的富强,才会有中华民族的尊严。为了报效祖国的养育之恩,他恨不得将自己的一…  相似文献   
10.
举世文明的拉卜楞寺,自藏历第十二绕迥金虎年(公元1710年,清康熙四十九年)建立以来的两个多世纪中,对安多地区乃至整个藏族地区的历史、文化、政治制度、经济生活和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都产生过颇为深刻的影响。在历辈寺主嘉木样活佛的励精图治和指臂之助的心腹弟子们的忠诚协理下,逐渐成为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宗主寺之一。业已形成闻思、上下续部、时轮、医药和喜金刚六大学院。由于修习次第完整、修行仪规严谨,故高僧活佛层出不穷,格西学者遍及藏蒙。除精持戒律、深通内典的寺主上师嘉木样外,尚有“四大赛赤、八大堪布、掌宝伞者一百八十、格西学者五百、明解兼备的僧众四千”等众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