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2篇
  201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盛行的凯恩斯主义的破产到新自由主义酿成的金融危机,结合北欧的民主社会主义,在充分认识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瓦解和我国的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展开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新认识。市场经济的历史命运及其与社会主义的关系,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做好社会主义与市场机制融为一体的现实课题,是中国人面临的伟大历史任务。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就存在着剥削现象,这是不容回避的客观事实。但其根本不同于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与雇佣劳动完全是统治与被统治、压迫与被压迫的剥削关系。我国现行的基本经济制度也不是权宜之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不是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2.
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已经成为全国人民广泛关注的中心,也越来越成为理论界悉心研究的重要课题。这是必然的。因为,它是贯穿于《邓小平文选》的一个核心命题。从政治上看,它集中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意志和愿望;从理论上看,它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深刻体现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而在本质上,它是一个指导全党和全四人民胜利完成新时期历史任务的战略方针。  相似文献   
3.
4.
在当前,认真地研究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的作用形式,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对计划规律发挥作用的形式,认识得越具体,越深刻,照计划规律办事的自觉性就越高,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也就越能处理得好,越有可能找到比较理想的经济体制。基于这种认识,本文对计划规律发挥作用的形式,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农村正处在历史性转变的关键时刻。农村集镇作为农副产品的集散地,农村企业的集中点,工业品下乡的枢纽,以及农村文化教育和技术的中心,其势头正在日益强化,对于实现这一转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如何适应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加强农村集镇的建设,是我国农村现代化建设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最近,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到上饶县沙溪镇等地进行了一次调查。我们感到,要加强集镇建设,充分发挥它在农村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下面几个方面的问题,应当从速解决。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们对于价值规律的认识,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理论和实践都告诉我们,同《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相比,我们的认识还有很大距离。毋庸讳言,在价值规律问题上,一些不正确的认识长时间地禁锢着我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 1、今天,当着我们回顾和总结近十年来,我国农村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及其经验时,恐怕不会有人怀疑,促成这一高增长的基本动因,全在于改革。特别是以大包干为主要形式的农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否定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人民公社制度,再造了我国农村经济最基本的微观组织形式,使得农民及其家庭在一定的程度上获得了财产和人身的双重自由,才解放了二、三十年来所积累的物质生产力,孕育了我国农村整整十年的繁荣时斯。农民家庭经营,实乃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成果。 2、但是现在,农民家庭经营的前途和命运,却处在一种很不确定的状态之中。首先是,存在着一种急于否定农民家庭经营的倾向。众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