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6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比较文学自诞生以来经历了三次危机。对于中西比较文学来说,危机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就目前中国比较文学的研究现状而言,要紧的还是脚踏实地,多做研究。要对国际学术界共同关心的问题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提出并解决已有的理论话语未曾涉及的理论命题,真正做到理论创新,从而争取国际文化对话中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现代性、启蒙现代性、审美现代性及现代性的产物现代主义等概念进行了梳理,对这几者之间的关系作了细致的考查,以便廓清对现代性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卡夫卡的小说当中充满了相互交织的多重矛盾.对于这些作品,批评家在发表评论时,大多只能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入手,进行特定视角的研究,而缺乏对文本整体、全面的把握.希利斯·米勒关于文本"非确定性"的理论则突破了这一界限,为我们从整体上把握卡夫卡的小说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18世纪小说作为一种新的叙事文类,它的诸多因素是在新的历史氛围里逐渐出现并最终成为一种文学传统的。18世纪小说较之先前的文学,在观念和形式上有了全新的发展,是社会文化变化的显示器。  相似文献   
5.
简论欧洲小说文体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说文体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和丰富。荷马史诗和中古英雄史诗在情节结构和人物性格的刻画上为小说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骑士传奇以想像和虚构的情节初具小说的形态;流浪汉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故事的模式影响深远;《唐吉诃德》结合了骑士传奇的想像和流浪汉小说对人生的客观性展示的特征,标志近代小说的诞生;以《汤姆·琼斯》为代表的18世纪现实主义小说形成西方小说史上的第一次高潮;现实主义时期欧洲小说艺术发展到顶峰;20世纪,西方小说形式经历了一次巨大的嬗变。  相似文献   
6.
18世纪英国小说是作为一种对深远的文化和社会变化的文学反映而出现的。社会和文化的变化以文学的形式反映出来,小说成为了一种载体;反过来,因为小说对于这些变化的反映而进一步促进了这些变化的发生并且使某些观念得以牢固树立。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文化语境的角度分析《哈姆莱特》,认为它是文艺复兴时期激烈的思想冲突的形象反映,表现了作者对文艺复兴运动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人的命运与前途的深切关怀。  相似文献   
8.
类型化和个性化是两种不同的人物塑造手法。人物塑造艺术的发展经历了从类型化到个性化的过程。18世纪英国小说作为这一文体发展的起始阶段,其人物塑造艺术既继承了早期文学的成就———类型化手法,又表现出个性化的倾向,为后世小说人物塑造艺术的发展与完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论《喧哗与骚动》复合式的叙事结构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喧哗与骚动》的叙事结构模式和传统的全聚焦式结构模式不同,它由内聚焦式叙事结构模式(前三部分)、全聚焦式叙事结构模式(第四部分和附录)和对位式叙事结构模式(隐含在作品中)复合而成。复合式叙事结构模式意味着超越单调的叙事结构模式而多方位地收摄周围的现实世界。《喧哗与骚动》正是借助于不同的结构方式的对立、交错与互补,传达自己对于世界的独特领悟  相似文献   
10.
《纪念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中艾米丽的悲剧是由她身上“大家闺秀”观念与传统妇道观和自然人性的多重矛盾所致。小说不仅描写了艾米丽的悲剧,而且反映了福克纳复杂的思想及其矛盾:寄希望于以浓厚的乡土人情抵御现代社会的人情冷漠;对传统既眷念又嘲讽;对女性从属地位的同情及对男性权威受到威胁而产生的忧虑。是作者企图以南方精神文化传统对抗北方工业社会入侵的主观臆想。这些复杂、矛盾的思想凝聚在一起,以卓绝的艺术手法表现出来,使这篇不足500字的短篇小说,表现了丰富、复杂、深刻的内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