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采用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试验研究了基施纯氮、播种期、基本苗、P_2O_5、追施纯氮与冬小麦亩产量、经济效益及成本的关系。结果表明,该五因素与其密切相关,而且施磷肥、适期早播和降低播量是小麦优化栽培的关键,增施磷肥更益于氮肥肥效的发挥。实现高产(≥550kg/亩)、高效(≥210元/亩)、低耗(≤70元/亩)优化栽培的农艺措施是:亩基施纯氮9.85~10.79kg,P_2O_511.89~13.20kg,播种期冬前积温690~720℃,基本苗6.2~7.8万,小麦起身期亩追纯氮5.66~6.70kg。  相似文献   
2.
根系是作物的地下营养器官,在作物生产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研究手段的局限,对作物根系的研究远没有地上部分深入,笔者试图对近几年来作物根系研究的进展进行综述,阐明根系与作物生产的关系,以期引起对作物根系研究的重视。1 作物根系的生理功能深扎于土壤中的农作物根系不仅可以支持和固定植物体,吸收水分和养分,而且还可以分泌有机物,有利于根际微生物的生长和活动。作物收获后,残留在土壤中的根系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有利于保持土壤系统的生态平衡。新近的研究表明,根系可以合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小麦生产已出现多途径创高产的新局面。正应用于生产的主要栽培体系有常规栽培技术、精播高产栽培技术、非灌溉旱地高产栽培技术以及晚茬麦独杆栽培技术等。应用得当,不同栽培技术体系均可获得亩产500~600kg 水平的高产量。在不同生态及生产条件下,应用相应栽培技术体系是80年代以来全省小麦产量获得飞跃发展的重要因素。文中回顾了不同栽培技术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对不同栽培技术的小麦生育特点及措施组合进行了初步剖析,并对其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