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3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网络正在形成镜像化的世界。网络镜像即重重幻象所编织的迷宫,而真理藏匿其间,隐而不显。幻象的本质在于,人因无法全面地把握事物而导致言说的“失真”,由此汇聚成虚幻重影。纸质媒介是超验模式,言说具有绝对性和唯一性,并形成与倾听的对立,故言说被赋予真理性;而网络媒介是对话模式,言说具有片面性和相对性,并形成与倾听的互换,故言说被赋予虚幻性。网络言说折射出现代人的自我表演欲,它对立于生活实际,是关于自我的想象性呈现。因而,网络镜像显现为语言的狂欢,将严肃的生活转换成喧嚣的游戏。在这意义上,网络镜像意味着一个全新时代的来临。  相似文献   
2.
居于重复来研究文学,成为20世纪诸种研究方法的切入点。但这并不意味着有关重复诗学的研究已根深叶茂。学术史表明,人们往往只是将重复作为洞烛微明的有效工具,而对工具本身却缺乏应有关注。本文力图描述重复诗学的核心问题,即其基本的诗性功能。拟从重复之间的不同关系入手,推定出三种基本的功能形态:再现式、反讽式和互文式。进而发现,这三种功能不仅相互对立,而且彼此交织缠结。任何重复所衍生的意义,都是这三种功能合力的结果。而且,它们在不同重复现象中显现出来的力度各异,也就带来了诗性意义的复杂多变。  相似文献   
3.
死亡哲学表明,死对于生的否认恰恰使生成为可能。不直面与审视死亡,也就无法真正穿透人生而在死生品质的提升中获取生死两安。但是,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至今还被遮蔽在恐惧死亡的语境之中。这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传统文化对死亡话题的长期悬置,二是现代文明对死亡意象的有意忘却。这无疑将造成生的迷失。死亡哲学试图唤醒人们对于死亡的感知,从而激活人的生命意识,更好地求证生命的本义。从这种意义上说,《穿透死亡》不失为颇具现代意味的人生启示录。  相似文献   
4.
居于重复来研究文学,成为20世纪诸种研究方法的切入点。但这并不意味着有关重复诗学的研究已根深叶茂。学术史表明,人们往往只是将重复作为洞烛微明的有效工具,而对工具本身却缺乏应有关注。本文力图描述重复诗学的核心问题,即其基本的诗性功能。拟从重复之间的不同关系入手,推定出三种基本的功能形态:再现式、反讽式和互文式。进而发现,这三种功能不仅相互对立,而且彼此交织缠结。任何重复所衍生的意义,都是这三种功能合力的结果。而且,它们在不同重复现象中显现出来的力度各异,也就带来了诗性意义的复杂多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