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7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张闻天在一生光辉的奋斗中,表现了高度的共产党人的崇高品质,特别突出的是他实事求是,永远追求真理,为真理而献身的伟大精神.他的实事求是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①张闻天始终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党内斗争,当他犯了错误后,能勇于正视与改正错误;在他受到错误打击时,敢于坚持真理,为捍卫党的正确路线而战斗到最后一息.②张闻天十分重视与深入调查研究,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探求革命与建设的客观规律,为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作出了创造性贡献.③张闻天坚持群众路线,到群众中去"求是”,以群众的实践作为检验真理和工作的唯一标准;忠心做人民的勤务员,为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奋斗.以上这三个方面的有机结合,充分体现了他高度实事求是的伟大精神与品质,也可以说,忠于人民是他能够实事求是的根本立足点与力量源泉;深入实际、尊重实践是他能够实事求是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追求真理,为真理而奋斗终身是他能够实事求是的崇高品德与光辉业绩.  相似文献   
2.
50年代中期,周恩来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急躁冒进的倾向,果断地提出了反冒进的主张,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制止左倾冒险的错误,以保证建设事业的正确进行,并由此形成了八大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方针。八大后,由于左的错误的滋长与发展,毛泽东错误批判反冒进,并不断升级,使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严重曲折。回顾和总结这场争论的历史经验与教训,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对于令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从北伐战争的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是我党的第一次伟大历史性转变,其中心任务是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探索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瞿秋自在这一历史性转变中,临危受命,担任党的主要领导人,主持召开了党的八七会议,制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在危难中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领导全党为开创中国革命新局面、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迈出了重大一步;他领导并主持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党的六大,为制定党的总路线作出了贡献。与此同时,他又在理论上对中国革命一系列根本问题,诸如农民问题和土地革命问题,工农武装割据包围中心城市以及中国革命性质等问题,提出了许多正确观点和精辟见解。瞿秋白虽有失误,但正确方面是主要的,功绩是巨大的,多方面的。瞿秋白不愧为我党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  相似文献   
4.
今年五月,浙江省党史学会在杭州举行了一九八五年学术讨论会,重点讨论“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的党史问题。参加讨论会的有本省及来自全国二十八个省、市、自治区的党史工作者共三百余人,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的廖盖隆、缪楚黄、张弓同志,解放军政治学院丛进同志到会指导,并作了学术报告。 会议开得气氛活跃,思想解放,发扬了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同志一九六二年《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由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要有一个过程”。这是毛泽东同志总结了我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经验后得出的  相似文献   
6.
论陈云同志对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独特贡献赵泉钧陈云同志是我们党与国家久经考验的领导人。他一贯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反对与抵制错误倾向。坚持正确路线。在陈云同志诞辰90周年之际,探讨一下他对十一届三中全会马克思主义路线所作的重大而独特贡献,学习他的思想和理...  相似文献   
7.
张闻天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一生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其中尤为可贵的是对党内斗争的理论与实践的独特贡献。他在这方面的思想与理论,实际上已构成了一个统一体,这就是:正确认识与判断党内矛盾的性质是正确进行党内斗争的根本前提,从实际出发,开展反“左”反右的两条战线的斗争是正确进行党内斗争的主要标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科学方法是正确途径;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是组织保证。这几方面互相关联、相互制约,其核心是实事求是。学习、研究、宣传张闻天关于党内斗争的思想与理论,对于加强我们党的自身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理论与历史的结合上,具体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是一个曲折的过程。党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掌握经过了两个幼年到成熟、两个两次胜利两次挫折三次转折达到成功、三次思想解放运动达到两次飞跃的曲折过程。党对中国国情,特别是中国社会性质、社会发展阶段、革命和建设规律的认识与掌握,经过了由浅入深、从感性到理性、从不自觉到自觉的曲折过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丰硕成果是找到了三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与建设道路。现在,“目标已经明确,道路已经找到”,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我们就能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是一个庞大体系,包括着一般规律和许多特殊规律。只有研究和掌握符合中国实际的客观规律,才能在规律面前赢得自由。根据70年来特别是40多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和以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和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三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客观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有几个突出的规律特别值得重视和研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