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3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8篇
社会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传统的远程控制通常采用模拟电话或微波进行数据传输。本文以单片机C8051F410为核心控制部件,设计了基于手机SMS模块的远程家电控制系统。系统由GSMSIM300、C8051F410控制模块、驱动三极管9013及继电器4078模块四大模块组成,给出了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实现。该系统结构简单,控制方便,有极大的推广价值和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2.
明末清初的江南士人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这种生命意识的一个重要表现便是在日常生活的颐养中,江南士人的颐养从美学的角度来看主要体现在主体精神的调养上,即“以心为乐”。因此,江南士人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的任意事情中找到精神之乐。江南士人将日常生活转换成一种审美化的资源,这使士人的身份也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3.
"图像时代"是一个伪命题,它是为建构一个话语而有意或无意无视其他文化现象作为代价的,这种话语建构方式不仅没有扩展文艺学的话语空间,相反会压缩文艺学的空间。通过对"图像时代"的反思,可以看出文艺学学科在理论建构方面的危机:顾此失彼和脱离实际。这要求我们在建构文艺学学科时,应回到现实中来,并在一个瞻前顾后的生态性架构中去发展文艺学。  相似文献   
4.
江南士人的居室风尚主要从三个方面比较鲜明地体现出来:第一,居室环境的自然之美;第二,在居室的设计方面,追求一种和谐之美;第三,居室的氛围力求体现雅致之美。这三个方面构成了江南士人对于生活的某种态度,即将日常生活视为一种艺术。江南士人习惯以审美的态度看待日常生活中的一切,这就使得原本平常普通的事物染上了一层艺术的色彩。  相似文献   
5.
20世纪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的一系列文艺理论争鸣是言之有物的,它是对社会问题与文艺创作的及时回应,在众说纷纭中,文艺理论的价值也就凸显了出来。一直扮演着导师身份的文艺理论也因为在理论维度上有所指而不至于凌空蹈虚,它在很大程度上承担着思想启蒙与肃清旧思想的责任,因而在情感与理论维度上与人们有了内在的呼应,这是20世纪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文艺理论欣欣向荣的根基。随着20世纪90年代学术规范的建立与强化,文艺理论的学院式表达造就了接受上的阻碍,文艺理论的身份也由一呼百应变得门庭冷落。20世纪90年代的文艺理论在注重门户的同时,也失去了关注社会问题的热度。从"问题"到"问题意识"的转变,既意味着学术的渐渐成熟,也意味着学术拘囿于自家园地,失去了对社会问题的实在关注。  相似文献   
6.
网络的盛行,不仅是技术上的变革,文化和观念上也是一次重大变革。网络使人们在对文本的阐释上形成群体的特点,以前,阐释经验属于个人范畴,网络时代的阐释经验则属于某个群落。阐释方式的变化,使"经典"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网络时代的"经典"不再有传统意义上"经典"的时空超越性,它只是群落的"经典",时间上是快餐式的,网络"经典"以娱乐为目的,以游戏为手段,利用复制技术,解构传统的"经典",而创造出属于群落的"经典"。  相似文献   
7.
权力是福柯思想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权力渗透于文明和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在福柯一系列论著的论述中,权力是传播的,从传播的角度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从传播的方式来考察,权力通过仪式来传播;从形式来考察,权力通过语符来传播;从媒介来考察,权力则在特定的空间中传播。通过考察权力的传播,可以发现权力是怎样影响社会和人们的观念。  相似文献   
8.
加强军队专业技术军官培训,要坚持把推进专业技术军官任职培训作为院校教学训练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抓;要坚持把设置满足岗位任职需要的教学内容作为开展有效教学的重点来抓;要坚持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培训工作的根本着力点来抓。  相似文献   
9.
在网络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因特网为大学生展现了一个崭新而又神奇的生存世界,极大地开阔了他们的视野,给他们的学习、生活、工作带来了便利和乐趣,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的烦恼和问题。针对这种现状,应从阵地化、交互化、主动化、层次化和平等化等方面创造性地拓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使他们得到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