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屋"具有喻示人类生存状况的功能,它不仅仅只是人类生活最基本的领域和生存需要,也和人的精神、心理、艺术审美追求,与社会制度、观念以及人类历史相关联,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论文从关于"屋"的物质、两性、城市和精神四重文学话语入手,分析论述了中国当代文学中人类生存的空间--"屋"与生活于其中的"人"的关系的历时性话语表达,以及当代人现实生存状况和精神追求在这两者关系中是如何被深刻揭示的.  相似文献   
2.
新历史小说产生于如巴赫金所说的“众声喧哗”的多元化时代。作为一种复杂而引入注目的文学现象,新历史小说具有其特定的精神背景和文化内涵。文章首先从作家历史观念的改变即创作主体认识论的角度,并结合西方“新历史主义”思潮的历史观对这种复杂的文学现象进行文化阐释,其次从小说创作总的叙事形态和具体的叙事手法方面对新历史小说的文本特征进行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3.
住居是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思想的延伸,居住的要求决定了建筑的风格变化。从传统住居所特有的“公共性”生活空间到“模式化”建筑格局,再到摩天大楼里的“私人性”生存方式,当代文学作品中主要有三种集中被反映的住居形态,从文学作品中反映出的住居方式变迁,揭示了文学所表达的不同时代人的心理状态、精神世界以及相应的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4.
杨匡汉坚决主张本土化——但不是保守的而是开放的 ,是将他者包容进来 ,在异与变的碰撞中把本土一些相对稳定的、具有历史连续性的观念重新解读 ,以形成当代表述形式并对全球化产生的“反冲击”。孟繁华认为传统的批评方法、基本概念、关键词语已被渐次废除 ,代之而起的是他者的概念群 ,构成了当代文艺学发展的两难处境 ,但经过整合与重建 ,必有新成果涌现出来。金惠敏认为“回到主体”的对话 ,其意义仅在于使对话在预设的原始主体的前提上成为可能 ,而绝不是说在对话中虽身经百战而毫发未损的自我确认。“如果全球化是一种进攻型的帝国主义 ,那么在狭隘民族主义意识中徘徊的则是防御型的帝国主义”。李王君平认为 ,“本土化”不如“本土性”确切 ,因为前者试图“化”一切而显出霸气而后者只是提醒别忘记本土特点因而显得平和一些。“全球化背景”对中国文学理论本土性问题意味着既要从Universal(世界的、普遍的 )角度 ,也要从Manifold(多样的 )或Varied -dimension(多维的 )角度 ,将中国文论的异质性问题考虑进去。王钦峰尝试从后现代主义角度解构“本土” ,认为“本土化”的号召力是以民族文化的过去为基础的 ,其情感成份多而理性成分少 ,它可能把国家或民族推到固步自封的老路上去。林衡勋认为 ,现当  相似文献   
5.
“共和国文学”是一个近年频频出现于杨匡汉先生著述之中的重要概念,作为“当代文学”概念的一种发展,它的内涵与所指的确定,与他所提出的“大中国文学观”有着很深的关系。针对两位访谈者提出的问题,杨先生围绕当代文学研究现状,从有关概念的厘清入手,论述了有关当代文学认识和研究的许多重要问题,除“共和国文学”这个核心概念,话题也涉及诸如当代文学的评价标准、诗歌艺术的当代状况、学术研究的学科特点和个性风格,以及当代文学的生态研究等一系列问题,内容丰富,启人深思。  相似文献   
6.
写作能力是中文系学生必备的专业素质之一,教学中影响学生写作水平提高的因素很多,本文从教师如何评改习作的角度入手,首先阐明作文评改在写作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其次结合大学生心理特征,具体提出可操作性强、行之有效的四种评改方式,解决教师批改和学生期待心理与现实条件局限性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四个方面深入分析了毕淑敏散文作品所蕴涵的丰富的审美意蕴:对生命存在形态的感悟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层把握与思索;倾诉和赞颂平凡生活中存在的至天至善的人性美与人情美;对女性微妙复杂心理的切身体验和哲学思考对自身创作观念和写作命运的理性剖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