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1篇
  199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一) 直隶工人队伍,特别是产业工人,是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和清政府、洋务派官僚创办近代工业产生、发展起来的。 鸦片战争之后,西方殖民主义者蜂涌而来。他们凭着清政府与之签订的一系列“从头到尾都是侮辱”的条约,获得了在我国沿海一些城市开设商埠、设立租界、开办工厂的特权。1860年,根据中英北京续增条约第七款的规定,英国辟天津为商埠,在天津城东南划紫  相似文献   
2.
3.
辛亥革命时期的吴禄贞,是北方革命运动颇具影响的人物,不少革命党人都仆仆于他的周围,对他寄托着很大的希望,但同时,他又是北洋新军第六镇统制,和满洲新贵良弼、载涛等人的关系颇为密切;他胸中蓄有“推翻清室、创造民国”的宏图大志,但在武昌首义爆发、京畿兵力减少的情况下,却迟迟没有推翻清室的行动;他有时打出“维护清室、革新政治”的旗号,而又秘密联络山西革命军,表示同站革命立场。由于这些现象纷然杂陈,论者每每持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评价他是“富有爱国思想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也有的指责他站在资产阶级立宪派的立场上,“临终也没有抛弃‘拥护清室’的旗帜”。我认为。在吴禄贞身上存在的这种种自相矛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