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历史,既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也是不同中国人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解释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这个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实际演化、流变的历史。从这个角度提出中国马克思主义解释史的研究方向,特别强调和重视认知性研究,力图避免落入"从观念到观念""从精英到精英""从文本到文本"的研究套路,努力探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种新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2.
建国前毛泽东对知识分子问题已有相当的认识和实践经验,如何认识知识分子与如何使用知识分子,构成了他知识分子观的主要内容.阶级分析法就是他认识和分析知识分子群体的理论工具,这构造了毛泽东知识分子观的理论基础;而革命斗争的现实性及复杂性,则决定了在如何使用知识分子的问题上讲求策略性的一面,从而在实践过程中形成了具体的知识分子政策.认识毛泽东的知识分子观必须兼顾这两个方面,同时也要看到,无论什么情况下,毛泽东始终坚持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的区别,并强调改造的必要性,对建国后的知识分子政策与实践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也给今天留下了启示、经验与教训.  相似文献   
3.
关于知识分子的定义,存在从政治与文化社会学视角出发的两种主要界定方式。通过解析这两种界定及其局限性,并追溯汉语知识分子概念的起源与发展,可以发现中国知识分子问题不仅仅是个词源问题,更包含着有别于西方语境的特殊社会历史意蕴。因此,研究需要特别注意明确区分两个视角,即研究者与执政党视角的区分,避免简单地以研究者心目中的知识分子定义,去限定和替换实践中复杂多样的知识分子问题。  相似文献   
4.
20世纪50至60年代,毛泽东的教育思想与实践,集中体现为在“教育要革命”的主题下,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和变革.他力图推动教育和科研工作自觉关注社会需求和生产发展,实现教育、科研、生产三结合,培养具有正确政治方向、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又具有良好专业知识和技能、符合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队伍.尽管其实践存在诸多问题,但对今天的教育改革来说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伴随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中国新式知识分子主要有三大来源:传统士人阶层瓦解后转化而来的小部分、新式学校教育培养出来的大部分以及留学海外的一部分。这些不同来源的新式知识分子互相交错,发展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群体,逐渐在家庭出身、地域分布、内部层次和专业知识结构方面形成了一些特征。这些特征既彰显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特点,也表露了其局限所在,从而构成了理解当时和当下许多有关中国知识分子问题的历史前提与认知基础。  相似文献   
6.
邵小文 《理论界》2007,(10):20-21
本文分析阐述了杨匏安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方法与特点,及其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与发展,并试图给予恰当的评价。杨匏安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准备虽有时代的局限性,但他开放性的思想维度、治学方法,及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的高度自觉,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初步探索,给今天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