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4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马克思主义与企业文化邹德雄以马克思主义学说为指导,探索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理论,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我国企业文化事业的一项重要任务。应该说,社会主义企业文化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其目标是指向争取人类的彻底解放和实现人的全面...  相似文献   
2.
本文讨论天门方言“V 起 (哈 ) 趋向动词”结构中“起”和“哈”的不同语义、语用情况 ,并结合其他方言里的同类现象 ,探求“起”、“哈”的语法性质和语法功能  相似文献   
3.
写作议论文,立论至关重要。立论要正确、鲜明、不落俗套。否则,人云亦云拾人牙慧,立论就会缺乏魅力,成为老生常谈。刘勰在《文心雕龙·论说第十八》里,就批评过立论“多抽前绪”,或“徒锐偏解,莫诣正理”,不能“钻坚求通,钩深取极”。要求“独步当时,流声后代”。要想达到立论的这种新的境界,就必须颖脱出新,立出真知灼见。杜甫  相似文献   
4.
塑造和歌颂叱咤风云的革命的无产者形象,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未来文学的希望。毛泽东在本世纪四十年代也向中国解放区的作家提出了表现新的时代新的群众的号召。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邓小平更明确提出了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伟大课题。本文从史的发展的角度并结合新时期文坛的实际,作了较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5.
前些年,在有关文艺民族化的讨论中,一些人把民族化与现代化对立起来,一谈文艺的现代化,一谈走向世界,就必然与西方现代主义挂钩,并把我们民族文化传统贬得一无是处。笔者对此不敢苟同,并认为反思文艺界在这个问题上的分歧,进一步予以探讨,是有其现实意义的。文艺创作中的民族化与现代化,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并非对立的双方。然而,一些人却认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实现“现代化”的唯一办法,是与中国传统文化“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