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关于上海钱庄的起源学术界众说纷纭,通过对相关史料的比较、映证、甄别和对照分析,认为上海钱庄最早于乾隆初期由绍兴煤炭肆商人所创,具体时间应在1740-1750年代前后。上海钱庄业在行业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从货币兑换到信用放款,从兼营到专营,以及内部等级分化的三次分离。  相似文献   
2.
上海钱业公会的成立及初期组织运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海钱业在辛亥革命后迅速恢复并发展起来,同业内部管理和对外交流的公共事务日渐繁多,同时受清末民初工商界结社制度导向的影响,上海钱业公会应运而生。尽管其初期的组织形式和会务制度比较简单,但其后渐趋完备,并采取各种积极措施,维护同业利益,促进同业发展,表明这一中国本土的金融行业为应对经济与社会变迁所持的进取态度。  相似文献   
3.
论中国农民银行的农贷运行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农民银行是民国时期第一家中央农业专业银行,在其职能形成过程中,通过不断调整农贷发放方法,逐步形成一套具有现代特性的、比较完整的农贷制度,建立了独具特色的农村金融格局。  相似文献   
4.
1931年<银行法>的颁布意味着钱业存在的法理基础被否定,而在中国经济生活中存在了数百年之久的钱业在现实中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尽管<银行法>的颁布确实是世界潮流的大势所趋,但事实表明,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尚不够成熟,<银行法>还不适宜于当时中国的经济环境.上海钱业公会作为钱业集团的利益表达机关,为维护共同利益、实现自己的目的,采取共同行动进行游说,对政府施加压力,政府态度因之发生变化.虽然上海钱业公会另订<钱庄法>的请求因立法院的反对无果而终,但由于钱业公会等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对,<银行法>也因此悬之高阁,反映出经济压力集团(行业协会)的行为对政府政策的制定和施行具有强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20世纪30年代前半期,以张公权、陈光甫、章乃器等为代表的银行家和其他社会各界人士呼吁"救济农村"、"资金归农",商业银行随之兴起一股救济农村的热潮,给衰败的农村经济带来一线生机.商业银行投资农村,并自发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贷款制度,体现出近代中国银行家服务社会的强烈社会责任感和敢于探索的创新精神.但由于政府统制金融政策的实施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商业银行农贷活动最终是昙花一现,抗战全面爆发后陷于停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