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1996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了重建我们的思维模式,促进中国文化与观念形态的现代化,去年,青岛大学与山东社会科学院儒学研究所在青岛联合举办了一次中西文化讲习研讨会。讨论的主要内容可归结为三个方面。 (一)关于文化如何定义文化?有的学者认为,文化是人类本质的展现和成因,它具有维持社会结构和满足人的需要的功能,与人的心理素质有密切联系。有的学者认为,文化是人类在处理人和世界的关系中所采取的精神活动与实践活动的方式及其所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文化发展的动力是人和世界的矛盾。有的学者提出,民族性和时代性是文化的两个最明显的属性。从民族性的角度来看,有的认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与统一;西方文化则比较重视它们之间的对立和斗争。有的认  相似文献   
2.
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对传统孝道的批判与重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传统的中国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可称为孝的文化;传统的中国社会,更是奠基于孝道之上的社会,因而孝道乃是使中华文明区别于古希腊罗马文明和印度文明的重大文化现象之一。在传统的中国社会与文化中,孝道实具有根源性的重要作用。然而自历史演化至十九世纪末以来,在强大的西方文明的进逼下,动摇了朝野的知识分子对自己传统文化的信心,致使反孔非儒的言论渐次出现,而且日趋激烈,终于形成了1914年后以《新青年》之作者群为代表的对儒家传统的全面批判和否定。作为儒家传统重要组成部份的孝道思想更是首当其冲,成为讨伐的对象。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对孝道的批判,即集中在这一时期。而三十年代以后,一些被称为现代新儒家的学者,回应前期的批判,起而从学理的层面,对孝道传统进行自觉的维护与理性重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