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6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生态危机导致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发生严重的对立和冲突,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重威胁,生态危机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大障碍之一。面对生态危机带来的挑战和威胁,要完成构建和谐社会这一伟大目标,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从加强生态价值观教育,发展低碳经济,营造和谐生态文化环境,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和制度,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出发,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之路。  相似文献   
2.
新型举国体制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高度的内在逻辑统一性。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阈下,新型举国体制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与外延。新型举国体制对助推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功能,彰显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显著特色,体现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人民立场,提升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治理效能,更突出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世界价值。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形势下,实现新型举国体制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同频共振,需明确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标,建立系统完备的新型举国体制,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原动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进而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特色和优势,助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学界坚持了正义主体一国之内或个人或社会的假设,而弗雷泽则清醒地认识到随着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式微,正义主体的一国范围现实存疑,为此她提出所有人受制约原则作为正义主体身份获得的依据。该原则有着强烈的现实适应性与理性张力,对于我们在意识形态斗争中保持清醒头脑,维护主权国家政治话语权和人民利益,提升国家形象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稳定和民族生存发展的血脉保障.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深,我国文化安全面临着严重的危机.面对来自国际敌对势力强势文化渗透的挑战和来自自身存在的文化安全问题的压力,在全球化语境下,唯有树立以文化安全、意识形态安全为核心的新文化安全观,构建全方位高控制的文化安全体系,健全文化传播体系,完善文化安全管理体系,增强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才能从根本上确保我国文化的安全地位.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的社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深层次变革,社会各项事业正在面临深层创新与发展。在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内,多元化社会矛盾所导致的突发事件大量出现,为我国社会治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突发事件形成的原因不仅有社会转型与体制转轨的诱发、基层政府社会治理水平的不足、社会自我调控能力的薄弱,同时也有法治建设的不完善以及社会保障的诸多漏洞等。因此,必须要从加强社会治理,维护社会稳定、提高政府的社会治理水平、培育多元社会治理主体、推进法制与社会保障建设等途径入手提高整个社会防范与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6.
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实践百年历程中经过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不懈奋斗、艰辛探索形成的独特精神谱系,是中国共产党攻坚克难的力量源泉、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精神保障.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形成是党的革命思想理论的高度概括和凝练的结果,是一个内容丰富、逻辑严密的整体,具有独特的内在特质.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体现了鲜明的时代价值和意蕴.中国正处于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应把握革命精神的灵魂,坚持革命精神的核心理念,传承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精神,弘扬中国共产党的社会革命精神,从而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7.
文化自信与意识形态安全存在紧密的逻辑关联,高度的文化自信对增强意识形态安全具有深刻的价值与意义。在网络新媒体时代,多元文化碰撞,世界意识形态博弈更加激烈。当前,在隐性"文化陷阱"危机中,意识形态安全建设仍然存在多种问题,必须依托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充分发挥"互联网+新媒体"的综合优势,展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韵味,彰显革命文化的精神价值,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应对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新形势与新挑战。  相似文献   
8.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题中之义,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起来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种探索,是一个不断超越、与时俱进的开放历史进程,深刻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这种规律性体现了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作用和党的宗旨与初心、使命等,体现了国家治理现代化与社会主义建设之间以及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同时,国家治理现代化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在形成过程中还具有合目的性。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为根本立场,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为核心价值取向,以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根本目的。这种目的性体现了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主体和目标指向,体现了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坚持的基本价值准则和根本目的。总之,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合规律性证明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科学性,合目的性证明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价值性,两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临的国内外风险挑战更为...  相似文献   
9.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把"立德树人"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德育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理念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与我们党长期倡导的德育教育理念一脉相承的;在推进落实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症结问题,需要我们以创新理念加以克服解决.  相似文献   
10.
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鲜明的政治品格,是区别于其他马克思主义政党和其他非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显著的标志,其体现的强大的自我革命能力、独特的自我革命精神和严密的自我革命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强大动力和关键。从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生成逻辑、价值指向、运行机制和实践要求来看,党的自我革命具有鲜明的历史自觉性、价值人民性、运行系统性、动力持续性和视野世界性等内在特质。新时代推进党的自我革命,需要科学把握其内在特质,才能更加科学地掌握党的自我革命的本质要求和内在规律,更好地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升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