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1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作为社会不可缺少的福利企业怎样才能从根本上摆脱困境呢?我们认为主要应从强化自强意识,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管理水平入手,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走出低谷.一、强化自强意识,充分发挥职工的主观能动性,是提高福利企业经济效益的前提当前,随着就业、分配体制的改革以及部分福利企业亏损甚至破产,职工的心态出现失衡和偏差.尤其是一些残疾职工.在这方面表现得比较突出,自叹不如人,有沉重的心理包袱.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是强化自强不息意识,为了使福利企业与市场经济接轨,使企业职工增加成才意识、竞争意识、风险意识、自立意识,逐步树立起自强精神,就要按市场规则建立风险就业流动机制,赋予职工以选择职业和工作岗位的权利,同时承担选择的风险.要切实增强职工自主意识,实现个性发展,在整体上提高福利企业职工的心理素质,提高他们对风险的承受力.  相似文献   
2.
3.
4.
正是在流浪公演的过程中,田汉认识到民众在阶级斗争年代的现实需要和观剧期待,转而冷静思考艺术与现实的关系,创作配合现实斗争的话剧作品。从首期公演的“民众之声不能不听”,到第二期公演的“我们的叙事诗时代要来了”,再到第三期公演“自觉我们对于时代的使命”,田汉每次呼喊的背后都是对民众需要和时代形势的考量。他的浪漫诗性也终究在理性现实面前得以纠偏,其剧作现实主义特征的强化促使他更加靠近民众的心理期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