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统计学   2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文指出了改革开放以来嘉兴与苏锡常经济发展的主要差距,认为基础相对薄弱、粮食任务重、资本积累率低、没有很好把握机遇等是导致嘉兴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直接原因。本文进一步分析了两地经济发展差距形成的历史、文化、观念、体制等原因,认为苏锡常受现代工业文明的影响程度大于嘉兴,其开放程度也高于嘉兴;苏锡常经济发展的成就主要得益于其特有制度安排下受到充分激励的地方政府能充分利用吴文化有利的一面,把农民动员到“工业化运动”中去,而嘉兴地方政府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缺位”现象比较突出,两地的地方政府和企业在制度创新的预期成本与收益上的差距导致了两地在制度创新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代理制是指流通企业通过合同等契约形式与生产企业订立代理协议,取得销售权,从而形成长期稳定的产销关系,来衔接产需、组织商品流通的贸易制度。随着代理制的出现,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对代理制理论进行大量有益研究,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观点。目前学术界比较一致地认为代理制充分体现社会合理分工的原理,代理制具有如下职能:(1)实现委托人权益;(2)媒介和促进商品流通;(3)信息传递。委托代理关系集中在专业化商品上,代理商所能掌握的信息全面,因而有效地实现生产者与消费者的信息沟通。与上述职能相联系,代理制作用主要包括:…  相似文献   
3.
本文试图探究农户"就地城镇化"选择的影响因素,提出增强农户"就地城镇化"意愿的措施和建议,为推进就地城镇化提供参考。基于就地城镇化等理论,总结了农户"就地城镇化"选择的制约因素,提出了研究假设,并利用Multinomial Logistic模型对海盐县244个农户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制约农户"就地城镇化"选择的因素包括:社会保障、生计转型、城镇谋生能力、生活货币化、生活环境变化、原有生活方式和习惯、宅基地使用权流转补偿标准、一户一宅居住、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等;子女受教育有利于农户"就地城镇化",而户籍制度、预期经济收入、原住居民偏见与歧视、田园劳作情怀、民主政治生活权利等问题并不对农户"就地城镇化"选择产生显著影响。本研究结果为探究就地城镇化模式,提高就地城镇化效率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4.
钱方明 《浙江统计》2011,(11):23-24,29
节能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近年来我国区域间产业竞争的重点领域之一,其具有涉及面广、专业性强等特征。区域节能产业形成与发展涉及地方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三方面市场主体。从价值链角度探讨区域节能产业发展的路径与机制,并分析了制约其发展的地方政府政策偏好等四个因素,从而得出:在国内节能市场快速扩张的背景下,区域节能产业发展时应加强国内价值链的构建,促进区域分工与协作,提升我国节能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