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15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统照的诗论特别强调"感情"、"理致"、"音乐化"问题,实质是要求情感与理致合二为一,音乐化形式与思想内容合二为一.他解释风骨是风华、情感与骨力、气魄合二为一.他认为新旧体诗难于一刀两断.诗非"做"不成,不是"写"出的.体现了他的"爱与美"的文艺观与和谐美学观.  相似文献   
2.
本文旨在对王统照“爱”与“美”的文学重新估价.认为“爱”与“美”思想贯串他一生的创作,只是不同时期有不同表现.其思想来源于他特殊的环境,在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融汇中孕育生成.  相似文献   
3.
4.
本文论述了《迷舟》的魅力是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认为格非是有矛盾的,即继承与创新的矛盾,期望格非既带领读者又适应读者、提高读者.  相似文献   
5.
本文着重考察了中西小说主题演变的文化现象,通过归类比较研究认为,中西小说的主题及演变都是各自文化的必然反映。中国小说主题古近代与现当代之间有巨大断裂,这与五四前后的文化裂变直接相关,而现代中后期与当代初期也有回波。西方近代与现当代小说总的主题持续发展。有很多类型相近相同,如流浪汉、航海、冒险、幻想追求、探索思索等主题反复出现。这反映了西方各国人本主义科学文化的同质性及西方近代到现当代文化的连续性。中西小说主题总的趋向都是向着人道主义──时人的终极关怀的方向前进发展的  相似文献   
6.
我爱读毛主席的诗词,尤其喜爱《沁园春·长沙》与《沁园春·雪》两首。它们分别作于1925年和1936年2月。在198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50首《毛泽东诗词选》中,从1925年到1936年2月这11年间作有20首。这11年对毛主席一生的历史是至关重要的,这期间从在湘赣组织秋收起义到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其中经过遵义会议确立了毛主席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可以说毛主席的鸿鹄之志和伟大抱负已初步实现。从“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到“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期间可以说毛主席诗词的总体风格和成就已基本形成,其意义和地位不容忽视。因为它们在思想和艺术上都贯穿着一条红线,这就是大无畏的英雄主义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的思想风格与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  相似文献   
7.
王统照(1897—1957)是五四文学革命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开创者、先驱者之一。他在小说、诗歌、散文、戏剧、文艺理论等领域留下了四百万字的著述,这是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对王统照的研究取得了很大成就,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贡献...  相似文献   
8.
存在主义是每个时代的人都可能有的感受。王统照早期创作诗集《童心》中许多诗歌,小说集《春雨之夜》中的部分小说内容及长篇小说《一叶》的《诗序》对生命存在的探寻和叩问,已具有存在主义的色彩和意味。  相似文献   
9.
我国五四文学革命与西欧文艺复兴的社会背景极为不同;对“人”的价值的探索认识有同有异。五四文学革命的匆匆过程,其理论其创作其文化能量与西欧文艺复兴都有差距,因各种原因并未实现其理想与任务  相似文献   
10.
192 0年王统照在其论文中推荐了叔本华的“生命的意志是世界之源”的理论 ,并译介了哈特曼的“无意识”哲学、“美”的“假象”的理论。他误认为他们的美学是主客观的融合。叔本华和哈特曼的美学思想对王统照的“爱”和“美”的思想的形成有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