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7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7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28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数年来,“中学语文教学法”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者就“中学语文教学法”的学科体系进行过多次讨论,不少问题取得了统一认识,但意见分歧仍然很大。“中学语文教学法”的学科体系问题,是一个与“中学语文教学法”教学实际联系很紧而理论性又很强的问题。我认为,如果能够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紧密结合学科建设的实际,认真分析讨论中的各种意见分歧。就不难理清一个解决问题的线索,使人们在许多基本点上,取得人体一致的认识。本文试图提出这一线索,并且沿着这一解决问题的线索,依次对有关“中学语文教学法”学科体系的几个紧密相连的基本问题,谈谈一些肤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3.
近几年来,随着高等院校内部管理体制的不断发展与创新,我区高等院校的内部收入分配制度也在进行着一系列的改革,树立高等院校的大人力资源观,在收入分配制度创新中,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进一步强化激励的竞争机制,加强高等院校的软环境建设都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读了一九八三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朱绍禹先生的《中学语文教育概说》,令人耳目一新,感到茅塞顿开。这部著作确有许多独到之处,实在是迄今为止国内少见的一部“中学语文教学法”的优秀著作。与同类著作相较,朱著有两大显著特  相似文献   
5.
现在流行的力学理论都把质量定义为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即是通过量度一定力作用下的物体加速度的大小来确定物体质量的大小。这就有一个疑问:究竟是先定义质量再建立牛顿第二定律α=F/m,还是先承认α=F/m成立,再定义式中的m为质量?也就是说,究竟质量是否由牛顿第二定律来定义的。可以说,现行的质量定义是由α=F/m定义的。  相似文献   
6.
梁启超的作文教学法,自成体系,发前人之所未发,有一定的开创性。本文试对梁氏的作文教学法的特点作一初步探讨。 一、写作与阅读紧密结合,训练与知识联成一贯。 梁启超把阅读作为写作的基础,十分重视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和学习文章的法度。十分重视运用语文知识指导学生的写作训练。  相似文献   
7.
一、波函数单值性在氢原子中的运用 李法和等编的《理论物理概论》第二分册(量子力学部分),在解氢原子的薛定谔方程时,得到方程(该书3—83式): -1/Φ d~2Φ/dφ~2=m~2上式中的m~2为什么必须是正数(在没有声明m为实数时,m~2也可以是负数),m为什么必须是整数,对此该书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但其分析是不对的。而一般量子力学教科书对这些问题都不作详细解释。  相似文献   
8.
壮族的女神信仰文化以生育为轴心,民族特色鲜明。其从壮人独特的生育观而来,又以神话传说、节日庆典、祭祀、风俗等表达壮人别具一格的生育信仰,并以此根埋于壮族民间,延续至今,成为壮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遵循马克思主义的一般方法论原理,将儒家思想和资产阶级人道主义进行比较研究,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找到理解现象的钥匙”,亦即帮助人们把握两种思潮的内部联系,达到对它们的本质的认识,因而具有学术价值,而且在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正经历着中西文化交流的又一个崭新时期,对于发展我国的新文化和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也将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很明显,这种比较研究,将是一个颇具规模的工程。我们  相似文献   
10.
《管子》的"轻重论"是一种着眼于对总供给与总需求实行国家干预的古代宏观经济理论。其基本内容包含紧密联系的两点:(1)《管子》认为宏观经济运行的理想状态是在"民力可得而尽",即充分就业前提下的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由于市场失灵和其他自然和人为的因素,宏观运行的波动在所难免,所以必须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干预。(2)《管子》认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应着眼于影响供给和需求,并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和办法。《管子》在回答如何运用轻重之术的问题时说:"请战衡、战准、战流、战权、战势。"所谓衡,即平衡供求;所谓难,即调节物价;所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