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著名古文字学家、河南大学李瑾教授的《殷周考古论著》(以下简称《论著》),已由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作者30多年来潜心研究汉语古文字的第一个论文集,主要包括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研究和各地出土的段周青铜铭文研究,共收论文20篇,约38万字。古文字这门学问,在我国不仅源远流长,而且贤俊辈出,包括当代许多古文字学家在内,他们都取得了或大或小的成就,有的甚至饮誉海内外。但《论著》的作者并没有跟在他们后面亦步亦趋,而是以他们为基础,充分汲取时代的学术营养,独辟蹊径。他利用自己根柢盘深的学识,驰骋学海,大胆创新,贯通古今,为古文字研究这门学问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天地。  相似文献   
2.
古代汉语虚词研究的重大突破──评何金松《虚词历时词典》陈克炯汉语虚词的历时研究,长期以来,是语言学界公认的一个十分重要而又极其艰巨的课题。何金松先生以不畏攀登的学术勇气,从1973年到1988年的15年中,利用业余时间,以惊人的毅力和勤奋,广泛涉猎和...  相似文献   
3.
略论先秦动词带谓词性宾语的语法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略论先秦动词带谓词性宾语的语法特点陈克炯所谓谓词性宾语,是指由形容词和形容词词组或动词和动词词组(包括动宾词组和介宾词组)充当的宾语。在古代汉语中,谓词性宾语句与名词性宾语句,无论就谓语动词、宾语或由动宾结构所生成的语义关系,都各自具有明显的个性特色...  相似文献   
4.
在古代汉语句法结构中,谓语是句子的核心,是起决定全句格局作用的成分,而动词谓语不仅数量多,所构成的句式也比较复杂,这一点同现代汉语有着明显的一致性。关于先秦时期动词的句法功能,人们已经从及物和不及物、使动和非使动、所带修饰成分等方面作过很多有益的研究。本文想用动词“向”的概念作分析上古汉语句式的出发点,对先秦历史散文最高成就的代表著作《左传》中单音动词的语法特点及其句式作一系统考察。复音动词的“向”,将另文讨论。  相似文献   
5.
在古代汉语语音、词汇、语法三个层面的发展变化中,词义的发展嬗变最为复杂。就其发展规律而言,有属于纵向运动的词义引申,即沿着本义所决定的方向、所发生的词义变化;也有属于横向运动的词义渗透,即因词与词的彼此结合依存所产生的相互影响而形成的词义演变。不论词义引申或词义渗透,由于各自的条件和特点不同,其内部又各有许多相当复杂的情况。因非我们所要讨论的  相似文献   
6.
墨家学派的开山鼻祖墨翟,是挺立在战国时代文化巨人之林的一位伟大思想家和政治家。他“传先王之道,论圣人之言”(《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述尧舜,陈仁义,禁攻暴,止淫用”(汪中《墨子序》),“执俭确之教”,“意显而语质”(《文心雕龙·诸子》),在诸子中独树一帜。墨子针对当时“侵大国之地,耗小国之民”,“劫人以甲兵,威人以众强”,“灾害加于诸侯,劳苦施于百姓”(《墨子后语下》)的社会政治现实,提出救世治国的政治主张,建立起墨家思想体系而成为显学,“其在九流百氏之中,惟儒足以与之相抗,自余诸子,皆非其比。”(汪中语)。  相似文献   
7.
语言是人类交际和社会斗争的工具。它随着社会一起产生、并随着社会一起发展。同现今世界上任何语言都是长期的历史产物一样,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经过语言的新质和新结构的要素逐渐的长期的积累,经过旧质要素的逐渐衰亡”的结果,古今之间始终存在着合乎语言发展规律的承传关系。列宁在《论国家》中曾经指出:“为了解决社会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何乐士先生语法专著《左传范围副词》的主要成就,谈了四个方面的特色。文章认为,这部一流水平著作的问世,是汉语语法史研究领域一件有影响力的事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语义·语法范畴理论,从先秦汉语动词群体中划分出一个小类唯谓动词。其句法功能单一,只能作谓语,不能充当其他句子成分,同别的动词形成明显的对立状态。文章将其分为4个次小类,分别剖析了它们的主要语法特点。最后,概括地提出了唯谓动词的若干语义特征和句法特征。  相似文献   
10.
汉语词汇由以单音词为主发展到以双音词为主,这个巨大变化绝不是一个小的时间跨度,而是经历了“路曼曼其修远”的相当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关于双音词大量出现的时间上限,长时间以来,一直是个聚讼纷纭的问题。近年来,许多研究成果认为:不是汉魏六朝,而是早在先秦两周时期,就已产生了数量瞩目的大批复音词,其中复合词尤为突出(参看程湘清《先秦双音词研究》,载《先秦词汇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陈克炯《左传词汇简论》,载华中师院学报1982年第1期;黄志强《关于<左传>复合词的几个问题》,载《研究生论文集》,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由于这一结论是通过对先秦代表著作中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