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地缘经济理论的问世得到了许多经济学家的认同。地缘经济时代的来临对于中国的发展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广西地缘区位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只要努力把广西的地缘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在21世纪的最初20年,广西经济快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必然到来。  相似文献   
2.
贺州市地处广西东部,东与广东肇庆市毗邻,南与广西梧州市相接,西与桂林市接壤,北与湖南永州市相连,背靠大西南,面向粤港澳,是湘粤桂三省(区)结合部,素有“三省通衢”之称。贺州于2002年11月撤地设市,辖一区三县,总面积1.18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10万人,以壮、瑶为主的少数民族32.53万人,占总人口的15.5%,其中富川瑶族自治县瑶族人口占全县人口的46.7%。2003年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在深入调查研究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确定了以财政增长、居民增收为目标,以项目为载体,以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外向型经济为突破口,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  相似文献   
3.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将为广西沿海防城港、钦州、北海三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同时也使防钦北港的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本文对此问题作了较详细的分析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发展,农村劳动力的剩余和转移问题已为人们尤其是党政领导所普遍关注。广西农村劳动力从八十年代初期农业内部的转移,到九十年代涌向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一浪高于一浪的“民工潮”,都无不说明研究和解决劳动力的剩余与转移问题已迫在眉睫。作为大西南出海通道的广西,经济正处于起飞时期,研究和探寻当前农村劳动力的剩余和转移问题,更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通过对当前农村劳动力剩余和转移特点、作用和问题,作一些分析,并探寻合理配置农村劳动力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5.
广西城镇化滞后的负面影响给广西的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了一系列的不利影响.广西需要深化城乡一体化改革,建立完善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制度,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新机遇,用好用足西部政策,构建与广西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的多元城镇化道路模式.  相似文献   
6.
西江流域经济走廊建设前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江流域是珠江大都会带形成和发展的理想的经济走廊 ,是珠江三角洲产业迁移的首选之地。发展西江流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对促进广西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建设有诸多好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