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4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媚金·豹子·与那羊》①是根据湘西苗族的一个民间传说来进行补充、改造而写成的小说。一个原来比较简单的传说,经过作者的艺术再现,显得颇为精致优美。作品自始至终都有一种诗的魅力在牵动着读者。它虽写的一场悲剧,但着意把柔媚和壮烈溶为一体,读来并不使人感到凄厉悲切,在故事的开展上,它做到了既曲折回环,而又令人感到真切自然。沈从文是一个注意艺术探求,有着独特风格的作家。早年,他曾经说过这样的似乎有些偏激,实际却是很有个人特点的话:  相似文献   
2.
一马克思曾经指出:“没有妇女的酵素,就不可能有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的进步可以用女性……的社会地位来精确地衡量。”五四时期的许多先驱们都曾站在反对封建主义的立场上提出了对妇女解放问题的看法。李大钊曾指出:“我们若想真正的Democracy 在中国实现,必须先作妇女解放的运动。”“妇人问题彻底解决”,必须“去打破那有产阶级(包括男女)专断的社会制度。”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在他1918年4月发出的第一声“呐喊”中指出了中国几千年历史“吃人”的本质,同时也揭示了妇女“被吃”的命运。在《我之节烈观》中,更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现代文学的研究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绩,不少方面甚至有重大突破。但是,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重视。这里,拟就粉碎“四人帮”以后发表或修订的某些著作、论文和回忆文章,谈谈有关忠实于历史的几个问题。一、关于版本问题由于历史原因或作家思想的发展,不少现代文学著作重版时都作了修改,其中不少是内容和提法上的重要改动。这就给现代文学研究带来一些麻烦。过去已有人指出,解放后某些论文和文学史著作根据《女神》一九五三年的新版本,说郭沫若一九一九年就在《匪徒颂》中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并提进行歌颂,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实际  相似文献   
4.
5.
鲁迅作为“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当然首先是因为他以蕴蓄着深刻现实主义力量的小说和投枪匕首般犀利的杂文为主要武器,“在文化路线上,代表全民族,向着敌人冲锋陷阵”而“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在中国现代思想史和现代文学史上为我们树立了不朽的丰碑。但是,也有另一个不应忽略的方面:他不仅是以研究自然科学作为自己战斗生活的开始,而且,终其一生,他也一直把关怀祖国自然科学的发展作为自己战斗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然科学对于帮助鲁迅对社会进行观察分析和从事文艺写作起了颇为重要的作用。一从一八四○年的鸦片战争开始,中国成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为摆脱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和剥削,挽救祖国的危亡,中国人民在相当一段时间里曾经历了一个向西方探求真理的阶段。在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学习西方更成了一股重要潮流。毛泽东同志对当时情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历程中,知识妇女主题,一直是受关注的重要主题之一.从“五四”高潮期的卢隐、冯沅君、冰心的一些短篇小说,到“五四”落潮后的鲁迅的《幸福的家庭》、《伤逝》,到大革命失败后的茅盾的《蚀》、《虹》,蒋光慈的《冲出云围的月亮》,到30年代前期的曹禺的戏剧《雷雨》、《日出》,到抗日战争时期的戏剧《雾重庆》、《结婚进行曲》,小说《遥远的爱》、《腐蚀》、直到巴金于抗战胜利后完成的《寒夜》等,显然联成了一条中国现代文学中知识妇女主题的一条发展线.在这发展历程中,显然又有着三个高峰时期,即:1.“五四”的高潮和落潮时期;2.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的1928—1929年;3.抗日战争时期.在第一个高峰时期之末,鲁迅的《伤逝》写出了子君的令人悚栗的悲剧,冯沅君的作品故事的终点却被鲁迅当作了起点,《伤逝》对中国知识妇女命运和应走道路的揭示,是十分深刻的.在第二个高峰时期,茅盾的长篇小说《虹》真切地写出了梅行素女士从个人反抗走向参与人民解放和民族解放斗争的复杂历程,深刻地反映了从“五四”到“五卅”中国社会的变化,又可说是第二个高峰时期知识妇女主题创作中的有顶峰价值的作品.第三个高峰时期,关于知识妇女主题创作的发展历程是最长的,贯串于整个抗战8年,这当中,一直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历程中,知识妇女主题一直是受关注的重要主题之一。从“五四”高潮期的庐隐、冯沅君、冰心的一些短篇小说,到“五四”落潮后的鲁迅的《幸福的家庭》、《伤逝》,到大革命失败后的茅盾的《蚀》、《虹》,蒋光慈的《冲出云围的月亮》,到30年代前期的曹禺的戏剧《雷雨》、《日出》,到抗日战争时期的戏剧《雾重庆》、《结婚进行曲》,小说《遥远的爱》、《腐蚀》,直到巴金于抗战胜利后完成的《寒夜》等,显然连成了一条中国现代文学中知识妇女主题的一条发展线。在这发展历程中,显然又有三个高峰时期,即:(1)“五四”的高潮和落潮时期;(2)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的1928——1929年;(3)抗日战争时期。在第一个高峰时期之末,鲁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