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1篇
丛书文集   35篇
综合类   1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尔寨石窟第31窟窟门南侧西壁有一铺毗沙门天王变相图,该铺壁画的内容包括毗沙门天王尊像、毗沙门天王征战、明王护法、奔马猷宝供养、上师说法等五部分.毗沙门天王是佛教护法四大天王中的北方护国天王,其造像最早可能出自汉唐时西域强国于阗.阿尔寨石窟壁画的毗沙门天王人物造型同唐、五代壁画人物造型基本一致,具有中原传统绘画的特点,但与唐、五代敦煌画像有所不同的是毗沙门天王手持标识物和天王周围人物布局起了很大变化.毗沙门天王变相图反映了在蒙古贵族东征西伐的背景下,祈求战神毗沙门天王的保佑,表达对战神的英雄崇拜和信仰;同时,由于战争需要大量的财力支持,蒙古贵族对财宝的需求也越来越膨胀.对战神、财神的崇拜集于毗沙门天王一身,在天王尊像手持物中得到体现,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从图像中蒙古族形象民俗学资料及第32窟提供的回鹘文"四天王赞"可以大致判断,第31窟毗沙门天王变相图中上师说法的场景,可能是八思巴字创制之前一次关于藏传佛教重大佛事活动的场面,具有鲜明的藏传佛教特征.征战图像中的骑士和上师说法的人物着装均为蒙古服装,与唐、五代毗沙门天王眷属所着汉族宽袖裙福不同,具有鲜明的蒙古族民族特征.这些特征表明,这是一幅蒙元时期创作的作品.  相似文献   
2.
一八四○年的鸦片战争,随着帝国主义用炮舰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作为别动队的宗教势力也纷涌而至。一面是穷凶极恶的武装入侵,一面又是扮着“慈善”面孔的传经布道——这是近代史上帝国主义开拓殖民地的反革命两手。 早在鸦片战争前的一八三○年,天主教法国圣味增爵会(又叫遣使会)已悄悄潜入察哈尔西湾子(今河北崇礼县)设立了教堂。西湾子教堂的法国司铎(即神甫)早有觊觎,内蒙古地区传教之心。他们学蒙语,习蒙俗,诱骗个别蒙族喇嘛入教,并报罗马教廷划分“蒙古  相似文献   
3.
一、现状及问题我国传统的社会科学研究,大体上是在传统的文史经哲研究的基础上,随着近代西方较先进的思想传入后才开始发展起来的。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传入后,许多有识之士,开始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武器,观察研究中国的社会问题,社会科学才有了进一步发展。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领导的社会科学研究是作为党的理论事业的一部分,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解剖中国的社会实际问题,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解放后,组建了我们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队伍。它基本上是由我们民族的传统模式、近代从西方吸收来的社会科学模式以及五十年代学习苏联的社会科学研究模式所形成  相似文献   
4.
岩画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史的重要一站。贺兰山岩画的发现,为我们认识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所创造的草原文化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原始资料。这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展现了岩画作者们的生产生活、原始信仰、风俗习惯、艺术审美观念以及那个时代的自然景观,是当时社会历史的忠实记录。贺兰山岩画与阴山岩画、阿尔泰山岩道,以及分布在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北亚地区的岩画和苏联境内中亚地区的岩画所表现出的诸多一致性,更清楚地表明,整个北部草原地区的岩画,恰恰是分布在古代游牧民族从东到西的草原交通线上;在我国境内的贺兰山岩画和阴山岩画,又几乎是与长城并行分布在我国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民族南北交往的文化会聚线上。贺兰山岩画的一些特征,表明它与匈奴文化有着极为密切的内在联系,其中一部分应产生于匈奴时代,为匈奴族所创造。  相似文献   
5.
<正> 一、选题的重要性 1.课题的选择虽然是科研工作的初始环节,但它是研究全过程的基础,是研究设计的前提,同时又是整个研究的战略方案和行动纲领,它代表着突破方向。确定一个选题,一方面它凝聚着作者围绕该课题所进行的全部理论思考和学识准备,另一方面,在相当程度上反映着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以及社会和理论本身对这个课题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历史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在我国有着悠久的传统。但由于受传统研究方法的局限,它在吸收和应用现代新的理论思想、新的科学技术、新的研究手段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困难。在新技术革命的挑战面前,史学研究必须要探索、开拓新的路子,包括在研究方法上进行相应的改革,才能适应彭势的要求。 1 史学研究要加强理论思维.目前在我们的一些历史论著中存在着轻视理论思维的倾向,比较常见的是停留在对某一历史人物,某一历史事件的具体情节作现象的描写,至多做些考订工作,而对于一个人物历史地位的判断,对于一个事件历史意义的说明,则是很薄弱或是得不到重视。这样的研究方法,目的性不甚明确,很难从中引出规律性的东西,总结出值得借鉴的历史经验来。  相似文献   
7.
一、民族关系的基本特点民族关系是一个历史范畴,即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不同民族之间相互接触、交往的形式、内容及其历史发展过程的总和。这种关系的影响和作用表现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语言、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之间发生着既密切又复杂的关系。正确认识与论述我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不仅是民族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古代史研究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8.
李元昊是西夏的开国皇帝,他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者,在众多民族政权割据的复杂政治、军事形势下,善于利用有利条件,积极吸收先进的经济文化,实现了西夏政权的独立和确立了西夏的封建制,使原来地处边陲落后的党项族得到了很快的发展,他们对西北地区的统一和开发所作出的贡献在中国多民族的历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页。考察李元昊在西夏建立过程中的作用可以看出,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从推动本民族历史发展来讲,还不失为党项族的民族英雄。  相似文献   
9.
我国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教授,在二十多年前,根据国家经济建设和西北地区治沙规划的需要,在繁忙的教学之余,曾对内蒙占西部地区沙漠化的历史演变情况作了实地考察和研究:一九六○年六,七月间在宁夏黄河东岸的灵武、盐池两县境内(与内蒙古伊克昭盟接壤)对通称为“河东沙区”进行了考察;一九六三年进行了乌兰布和沙漠北部的历史地理考察;一九六四年又对鄂尔多斯南部的毛乌素沙漠以及毛乌素沙漠南沿的陕北榆林地区的沙漠化进行了考察。在上述考察的基础上,先后发表了《从红柳河上的古城废墟看毛乌素沙漠的变迁》、《从人类活动的遗迹探索宁夏河东沙的变迁》、《乌兰布和沙漠北部的汉代垦区》、《乌兰布和沙漠的考古发现和地理环境的变迁》、《从考古发现论证陕北榆林城的起源和地区开发》等科学论文。这些刚刚开始的沙漠科学考察以及以后陆续发表的科学论著,不仅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显示了历史地理学涉及到沙漠考察这一广阔领域后所具有的生命力,同时也从如何选题到如何进行考察研究,为我们进行历史地理学研究提供了一个范例,一个好的学风的范例。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