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14篇
社会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抗战小说《四世同堂》中,老舍塑造了不少可爱的人物,他们自身拥有很多优点,近乎理想化。然而在战争来临时,这些人物的缺陷逐渐暴露了出来,形成了去理想化的人物。本文欲从这一现象出发,分析去理想化人物的表现,指出了老舍去理想化写作的深层文化原因,并指出这一写作的意义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古印度佛教经文《佛本生故事》对泰国古代文学在文学形式与思想方面的影响进行了论述,指出在思想继承的同时,也存在批判。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红楼梦》人物王熙凤的生活真实及其暗示命运的诗画、判词、戏文、唱词及语等的全面分析,指出王熙风所以是“薄命司金陵十二钗”之一的原因,在于封建夫权伦理对妇女的统治,她是作为封建子嗣观统治下无后妇女的“类的样本”进入“十二钗”的。对王熙凤悲剧的表现体现了曹雪芹对封建生育观的鞭挞。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短篇小说《老光棍勃鲁姆菲尔德》的分析 ,说明它的思想意义与艺术品格都体现了卡夫卡“异化文学”的总体特质———运用现代艺术形式来表现异化感  相似文献   
5.
雷华  李恬 《天府新论》1997,(6):81-85
我国的茧丝神话,由于茧丝业在世界上的独特地位,在整个神话体系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一页。茧丝业开始时间久远,所涉及地域广阔,自古凡是此业发达的地区,几乎都有关于它的神话与传说。四)Ij茧丝神话是我,国茧丝神话的一大流派,数量多且体系完整,它是四川发达的丝品织造业的历史见证。研究这些神话,可为学术界在饲蚕、丝织业方面至今尚无定论的不少问题提供寻绎证据。吕神:中国饲蚕业起源于何地中国茧丝业的源头,由于近半个多世纪来与蚕、丝关系密切的几批文物的出土,学术界一般认为其起源地在中原或长江中、下游一带。眼见为实,…  相似文献   
6.
“狂言”是日本的传统戏剧 ,与“能”同时在镰仓、室町时期产生。狂言的喜剧性质 ,决定了它的功能是净化社会 ,因而它对社会是批判的。它的矛头之所指主要针对封建统治、宗教统治与庶民中的不良习气。与当时的贵族文学、武士文学相比较 ,是一种具有明显的平民意识的批判。但它的批判却不象其他批判文学那样无情 ,那样肃杀 ,而是蕴涵了许多人情味。表现在剧目中专门设有贺喜祈福戏 ,在舞台人物中多见天真可爱的形象 ,在思想上多有朦胧人文意识与民主意识、批判中的情面意识等。狂言的这一特色与其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日本民族的民族性格有关。…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泰国古代文学的功能性质进行了论述 ,指出它的消遣性质十分突出 ,同时说明它并非与政治完全绝缘 ,并对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世界文学评论小人物形象的原则为基础 ,指出泰国现代文学中有许多形象也属于小人物之列,但又与世界传统文学不同。文章重点 分析了这些文学形象在品格与精神上的不屈与反抗,并论说了产生这一文学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有关古汉语同义词形成原因和途径,现有研究的一个薄弱处是对语言内部发展变化方面因素重视不够。语言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通过对古汉语中具体同义词关系的考察,可以看出,语言内部的发展变化,如词义的引申、方言的差异、古今词的并存、词源词的运用、同音假借、修辞手法的运用等,才是同义词产生的主要的原因。社会的发展、时代的更替、等级制度、意识形态等确实对同义词的形成产生影响,但这些影响都是外因,都要通过内因———语言内部的发展变化,才能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0.
以湖北省城市农民工的抽样调查数据为基础,从雇主视角出发,并根据社会理性人假设和社会民主论观点,分析了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权利意识和维权行动对其社会保险福利供给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因素中,专业资格证书对农民工社会保险福利的获得产生显著的正面影响,文化程度、是否接受职业培训影响不显著.权利意识和维权行动因素中,知道雇主有义务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要求雇主为其缴纳社会保险的农民工更可能获得社会保险福利.农民工社会保险权益的改善有赖于农民工人力资本的提升及其维权意识与维权能力的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