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元语言冲突给符号主体带来的自我和身份意识的困惑不仅仅是中国当代文化的普遍现象,也是世界文化所无法避免的现象.文章以电影<青红>、<红河>为例,探讨在意识形态的元元语言冲突中,个体生存所面临的自我与身份选择的困惑以及由此而来的爱情悲剧.意识形态的元元语言冲突造成的正是个人选择的困惑、能指与所指的分离、身份的迷失以及欲望能指的不确定性,给主体与欲望对象的结合造成一定困难,这个困难是个人意志元语言无法超越的,从而产生了爱情悲剧.  相似文献   
2.
电影《小时代》系列以进行时的方式讲述了四个少女的青春、梦想,体现了小时代视阈下的“中国梦”叙述。与宏大叙事相反,它是一种“小”叙述,是后现代主义文化中的“小”叙述,它并不反抗体制,甚至某种程度上,不自觉与体制达成共谋。它也是消费时代的小叙述。《小时代》的成功,让人们看到了选择“郭敬明”为经典的青少年群体在消费文化浪潮中的主体地位和话语诉求;郭敬明的小说和电影,成为了这群青少年最佳的自我替代性叙述文本。电影《小时代》的粉丝中,以女性青少年居多,某种意义上,《小时代》是中小城市爱做梦的女性青少年的欲望替代叙述,它通过人物形象塑造、城市形象建构、镜像语言风格与“酷”行为模式四个方面,塑造了当下女性青少年的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3.
新媒体与文化发展的困境及路径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文化层面考察,新媒体作为文化传播的现代媒介和意义生产形式,催生了一系列新的文化形态。但是在全球化的推动下,文化多样性已经成为一种无法发生作用的文化内核,以及滑动在社会文化表层的文化现象,沦为一种炫目的表象,造成文化“同质化”;同时,逻各斯主义的重中心、意义的逻辑在后现代浪潮中被解构,主体被失散在新媒体各处,甚至迷失的弊端日趋突显。除此,诸如浅层阅读带来的理性缺席、在娱乐消费中意志消沉等皆成为突出的问题。因此,要最大化地避免新媒体对文化的负面效应,最重要的路径莫过于重建主体,而文化多元主义无疑为主体重建提供了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4.
“幸福感”是指人们根据内化了的社会标准对自己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肯定性进行评估,对生活的满意度及其各个方面进行全面评价之后产生的积极性情感占优势的一种心理状态。在本文中幸福感指农民对其生存环境、物质生活、民族文化以及梦想追求的一种主观感受。以《龙脊》《白裤子》《流浪诗人》和《文化守护者》等为例,本论文从影像题材、叙述视角、创作主体、人物形象等方面探讨影像中农民幸福感叙述变迁,认为农民追求幸福的方式由出走向回归转变,反映了基层农民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5.
唐浩明的长篇小说《张之洞》,塑造了以传统精英文化人格为核心的中国式英雄形象。小说在逆境选择和矛盾冲突中突显英雄人物主体价值,在社会关系和人物对比中突出英雄人物个性特征,并通过对中国式官场文化的书写,表现了英雄人物忠君式爱国的悲剧、宦海生存的艰难以及理想突围的困境。小说流露出创作者矛盾的主体意识,体现了对中国式自我身份认同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劳拉·穆尔维所开启的精神分析女性主义批判,未能解决女性观众的位置以及女性观众的观影体验等问题.如果说电影迎合的大多是男性的欲望,那么电视剧则主要锁住的是女性的幻想.与电影相比,电视剧更适合建构女性的观影经验.比起电影而言,电视剧的时间、节奏更符合女性生理以及心理期待.从中国当下电视剧的发展实际来看,电视剧比电影更能满足女性的意淫心理.女性的意淫不同于男性的意淫.女性观影愉悦自然不等同于男性观影快感.虽然同样是欲望,但女性的欲望是由“子宫间”带来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法国精神分析符号学家克里斯苔娃的“子宫间”理论似乎可以为神秘的女性快感找寻到出处.  相似文献   
7.
电影<无间道>主人公之一陈永仁最大的悲剧是存在的悲剧,也真理的悲剧.通过陈永仁的悲剧,<无间道>告诉我们在符号形成的意义世界,主体的存在必须出示符号的证明.作为符号的主体,是由符号的所指(存在)和能指(意义)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构成,且在符号的世界,符号的存在由能指决定.而当能指和所指不协调时,符号主体就会产生焦虑,而焦虑正是主体存在的符号.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