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6篇
综合类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四作为近代中国第一次革命高潮的一个组成部分,广东天地会起义同这次革命高潮的中心——太平天国的关系是十分紧密的。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末,粤、桂、湘交界和广西全省的天地会起事,很好地掩护了洪秀全拜上帝会的活动与发展,既为拜上帝会准备了很好的群众基础与社会基础,又使拜上帝会从中吸取了一些有益的因素。以致太平天国  相似文献   
2.
辛亥革命初期的新闻传媒与孙中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1911年10月武昌起义至年末孙中山返国前的两个半月期间,尽管孙中山不在国内领导革命运动,但是,社会各界根据不同的需要,报道乃至制造了许多直接或间接关于孙中山活动的消息,辗转传闻,不径而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时人的心态。这些消息,又以态度比较持中的《申报》的报道为最多。谨将所见新闻媒体等的报道做一归纳,并从而得出一点浅见。一武昌起义后第三天,10月13日,上海报纸即均刊登中外报纸或通讯社的汉口电讯:“群拥黎元洪为统领”,①“协统黎元洪现为革命军大统领,②“协统黎元洪现充革命军领袖,指挥武昌军队”,③准确传递了起义军拥立黎…  相似文献   
3.
骆宝善 《学术研究》2001,(11):102-105
《学术研究》2000年第6期发表的林志杰《1854年广东洪兵围攻广州之役考辨》一文,批评了本文作者在1983年发表的《广东洪兵起义期间中外反动派的勾结》一文中的若干论点,但批评者所说并不令人信服.从整体上看,当年的论说似无大不当之处.现谨就林文的指责之点进行必要的答辩.  相似文献   
4.
袁世凯自首真相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世凯与戊戌政变的关系问题,不但鲜有专论,且疑窦不少,不辨难还其历史的本来面目。一、以点还吸并不发生于袁世出的告客以往认为光绪二十四年八月初六日发生的戊戌政变起于袁世凯的告密,显然有悻于史实。这从后党方面的政变准备,光绪帝与维新党的应变,社会上的舆论等方面均可找到有力的理据。首先,政变是经过后党周密策划的。到了七月底,后帝两党的活动已经到了短兵相接的地步,<康有为自编年谱>、梁启超<戊戌政变记>都做了大体真实的记述:七月底,上山、杨崇伊赴天津见荣禄,“草折请训政,荣禄许之,令杨崇伊持折见庆邻而面…  相似文献   
5.
评黄彦著《孙中山研究和史料编纂》骆宝善黄彦先生在孙中山研究领域中做出了某些带有开拓性的贡献。这表现在他的某些论著中,以及整理孙中山文献所做出的显著成绩。本书是作者研究论文和资料纂辑工作的文字集结。文如其题,名实相副。作者选入本书的论文虽仅有17篇,...  相似文献   
6.
1854年7月,在太平天国的直接影响和推动下,广东天地会发动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大起义,并迅速发展到广西以及五岭南北的广大地区。起义军自称“洪兵”,建立了大成国和其他一些农民革命政权。这场起义从爆发到1864年最后失败,前后坚持了十一年之久,成为以太平天国为中心的近代中国第一次革命高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时遍布全  相似文献   
7.
再论戊戌政变不起于袁世凯告密——兼与赵立人先生商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戊戌政变中,袁世凯扮演了一个告密者的角色。但是,随着戊戌维新运动史研究的深入和档案史料的发掘,近年来,学术界先后有不少论者著文,修正了戊戌政变突发于袁世凯告密这一传统的重要成说。指出袁世凯初五日的告密,已来不及成为初六日晨政变的导火线。①本人也曾就此著文,发表于《学术研究》1994年第1期。以限于篇幅,言未尽意,赵立人先生在其大作中又认为本人所说诸点不能成立,②因而再写这篇文字,续作申论,兼与赵先生商榷。一、政变的发动有一个过程,完成于八月初六日政变的准备和进程,与袁世凯被光绪帝召见,是同步进…  相似文献   
8.
反对军阀独裁与恢复帝制,反对国家分裂与军阀割据,建立民主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随着从旧三民主义向新三民主义的历史发展而不断充实和增新其内容。为实现国家民族的统一,孙中山艰苦奋斗了大半生。他的这个符合国家民族利益的主张,得到了人民的广泛拥护,也为后人提供了许多宝贵而有益的启示。 一 武昌起义,天下归心。革命党人本该乘胜利之余威,顺天应人,一鼓作气,彻底推翻清朝政府,按照三民主义的纲领,建立全国统一的革命政权。然而,他们计不出此,而是过早地接受了南北和议的局面。这就使当时的中国出现了是统一还是分裂,统一于谁,统一于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