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布尔迪厄关于实践逻辑的论述对马克思采取了若即若离的态度。实践被理解为具有价值指向的行为,它是通过反复灌输而获得的实践感的现实化,这种现实化体现为策略并遵循了一种经济的逻辑。在这一理论建构中,布尔迪厄既不断回溯马克思,又总是试图回避这种理论依赖,而这恰恰暗示了两者在实践理论上的内在关联。  相似文献   
2.
借助于中国哲学体用范畴观照亚里士多德关于灵魂的分析,"体用一源,显微无间"的命题极好地概括了亚里士多德灵魂学说的要旨.灵魂之体即潜在地具有生命的自然躯体的形式;灵魂之用即其营养能力、感觉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运动能力等,作为灵魂的不同功能并非灵魂的不同的类,而只是其不同的部分.对于灵魂的每一种能力的说明,同时也就是对灵魂的最中肯的说明.  相似文献   
3.
陈康以发生法发现了亚氏哲学中"本体的倒转"难题,但是对这一难题的解答并不能令人满意。"建构的结构主义"为化解这一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按照这一方法,"本体的倒转"之逻辑进程得到了较为圆满的演绎,即在本体的内涵与外延的概念体系中,本体的内涵并未发生变化,而"质料的发现"这一发生性环节导致了本体外延的整体性倒转。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