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6篇
综合类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资本市场对于中国尤其是中国经济具有前所未有的重要性,已成为国内企业与众多居民投资和取得财产性收入的最重要平台,国内投资者必须通过趋归投资本义之路而走向成熟,其中的重要方面,包括明确复利作为目标,投资企业而不是投资股市,避免或是减少投资失误,自觉止损,三闲投资与三专投资。知已不易,知行合一更不易,国内投资者依然是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2.
论印光净土思想所蕴涵的终极关怀意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依据终极关怀的三个特征与宗教的四项必要因素,可以更好地诠释与评价印光的弥陀净土思想。印光思想中的佛法核心问题,是堪破生死进而了生死的问题;要义是通过弥陀净土的信仰路径,化解死亡的焦虑,实现生命的安顿,通过落实道德关怀、生态关怀和临终关怀等具体的世俗关怀,最终落实终极关怀。印光强调弥陀净土的普适性,延续的正是净土宗在中国佛教各宗中能一枝独秀的主要因由之一。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指出:“一种科学只有成功地运用数学肘,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拉法格:《马克思回忆录》)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是如此,对社会科学的研究也是如此。人的心理是精神现象,它总要通过生理变化和外观行为表现出来。而生理变化、外观行为客观存在,“凡物之存在必有其数量”,“凡有数量的东西都可以测量”。哲学系心理测验协作组在心理学教师吴长亮、刘惠珍的主持与具体指导下,以国内外广泛应用的可作跨文化比较研究的《瑞文标准推理测验》(SPM)作工具,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于今年一月至四月对我区南宁、柳州、百色、凭祥四市的民族智力水平进行了测验,并由吴长亮对所得数据进行了统计处理,形成了有关四市及全区城市人口壮、汉、瑶民族智力差异的研究论文。本期发表南宁、柳州,凭祥三市的测验文章,以反映他们的部分工作成果。那么,教育、文学、新闻、法学、经济、管理等领域的某些现象,是否也能数量化呢?我们认为是可以的。因为,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量的分析,使定性、定量相结合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科学研究发展的新趋势。 壮、汉、瑶民族智力差异研究,在浩瀚的民族心理研究中仅是一条小溪,其中还大有文章可作。例如,民族知觉、民族情感、民族思维与想象、民族个性、民族风俗习惯、民族观念、  相似文献   
4.
黄家章 《学术论坛》2007,30(8):71-75
为解决国内现有4200万家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应运而生.中小板设立三年以来,为相关企业实现资本聚变扩张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融资平台.截至2007年6月底,共有139家中小企业公开发行上市,在二级市场涌现出了以苏宁电器为代表的Tenbagger(股价上涨了10倍的股票)方阵,给国内外投资者尤其是智慧型投资者带来了新一轮的超额收益.Tenbagger后备企业的或备但未必充分的多项选择标准,也日渐明晰.未来中小板在保有量的扩大更有质的提高时,会孕育出中国卓越的企业与卓越的企业家,为投资者带来又一轮黄金的投资岁月.  相似文献   
5.
结合2010年上半年深交所跃居成全球融资金额最大的资本市场、中小板指数创出了历史新高等三个亮点,回顾与反思深圳股市从主板、中小板到创业板历经20年磨砺的市场表现与金融逻辑,发现深圳股票市场已初步建成为中国制造与中国创造的资本活水源头之一.深圳股票市场已定位在中小板和创业板,未来的愿景一是中小板和创业板成为中国的纳斯达克并最终超越纳斯迭克;二是给广大投资者带来优异的投资回报;三是中国创业板成为未来深圳最亮丽的城市名片之一.  相似文献   
6.
黄家章 《学术论坛》2012,35(12):1-4
死亡作为一种不可回避的事实,每每给我们的主体自主意识带来最深刻的恐惧。因此带出了诸多问题:死亡是否就表明着一种永恒的沉寂?如何超越死亡而获得安身立命之所?等等。由佛陀创发的佛教,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独特的解释模式,进而开出了异于常识的特殊理路。文章结合印光的三幅书法作品,阐述了印光依据佛理对死亡所进行的思考,他明确地指出,佛法教人了生死,不是只当一种高超玄妙话来说道的,众生在世间的生老病死之苦,正是众生成佛之本。他依据佛典,通过对"北俱卢洲"与"南赡部洲"的比较,说明现实世界时时发生的生老病死、刀兵水火等苦,正是众生追求脱苦出世的必要导引,故提倡学习诸佛以八苦为师,将苦难当成学道的最直接契机,成无上道。净土宗的念佛法门,能使念佛之人,不贪生,不怕死,是确当的了生死之法。这也就是印光整体思想中的核心点。  相似文献   
7.
对于提倡成仙证道和行善积德的<太上感应篇>,印光、史怀哲、章太炎有着三种不同的解读.三种不同的解读中不乏误读,通过对其中的义理进行分析,发见各自的信仰或思想之立场预设,导致了各对同一文本的理解认识出现了大歧异.误读的价值在于使同一文本有被作各种解读的无限可能,从而给原文本增加了更多的附加值,使历史维系不至于间断,多元化路子也得以更多地开启,并不断受到历史的检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