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一在台湾文学评论中,对于台湾政治小说概念的界定存在着不同看法,有必要首先加以厘清。《台声》杂志1987年第4期曾刊登一篇题为《台湾八十年代政治小说的拓展》的文章,认为“半个多世纪的台湾新文学代表作品中,是以政治小说为主流的”,并指出赖和的《一杆秤仔》、杨逵的《送报伕》、吴浊流的《亚细亚的孤儿》、陈映真的《将军族》和宋泽莱的《麋城之丧》等,是典型或优秀的政治小说。这也许是从广义上讲的。我们认为,这种看法显然将政治小说的定义扩大了。照此观点,台湾的现实主义小说全可归入政治小说。其  相似文献   
2.
一“体有万殊,物无一量”。客观世界千姿万态,纷纭繁杂。现实生活的复杂性孕育着艺术的丰富性。每个作家又以其敏锐的观察和深入的思考,对生活进行独特的艺术概括和表现,这就体现在其作品独特的风格之中。钟嵘的《诗品》写道:“汤惠休曰:‘谢诗如芙蓉出水,颜诗如错采镂金’”。这是就谢灵运和颜延之的诗,指出了二者在风格上的艺术美的差异。我国古代评论家曾将风格分种别类,并进行了比较。刘勰在《文心雕龙·体性篇》中把风格分为典雅、远奥等八种;皎然在《诗式辨体有一十九字》中亦谈到诗有高、逸、气等风格的多样;严羽则分九种;司空图更将其细列为二十四品目。可见,作家的风格在整个文学创作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体现作家  相似文献   
3.
台湾“中国文艺协会文艺奖”和“吴浊流文学奖”是两个重要的文学奖。前者一九八四年度小说创作奖获得者是许芗君和侯桢;后者一九八五年度小说正奖和佳作奖分别为吴锦发和林双不、郑俊清所得。他们都是出生于五十年代的年轻作者。这从某种意义上表明,当代的台湾文坛,青年作家相当活跃,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台湾文界称他们为“新生代”作家。  相似文献   
4.
八十年代,当代台湾小说进入了另一个时期。最近两、三年来,又出现了某些新的变化。较之六、七十年代,近期的台湾小说创作是进展,还是后退?似乎评说不一。从当前台湾文界的一些评论看(?),认为后退的居多。文学发展状况相当复杂,对于不同时期创作水平的比较,不同角度的评判会有不同的结论。如果从作家的知名度及其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