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
科技文化话语权是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新课题。科技文化话语权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特征,对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其也受到意识形态发展的影响。在不同意识形态的交锋中,当代中国科技文化话语权面临着利益格局发展变化对科技文化议题设置权的挑战,多元社会政治思潮对科技文化话语解释权的挑战,西方科技文化霸权对科技文化话语传播权的挑战,西方科技文化批判理论对科技文化话语批判权的挑战。基于意识形态安全的考虑,建构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科技文化话语权,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来设置科技文化议题,坚定科技文化话语解释权的社会主义方向,增强科技文化话语权的领导力,提升马克思主义科技文化的批判力。  相似文献   
3.
4.
5.
马克思技术观以人学为根本遵循,具有丰富的人学内涵。马克思技术观蕴含着完整而严密的人学逻辑,即现实的人、实践人学和人的发展是技术的逻辑起点、逻辑主线和逻辑归宿。透视技术的内在本质,需要坚持马克思的人学辩证法,并深入阐释技术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统一,技术的创新性与应用性统一,技术的阶级性与公共性统一。马克思技术观具有浓厚的人学现实关怀,即以技术的生产力价值促进人的解放,彰显技术关于人的自由价值的现实追求,并以技术审美价值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6.
空间是生产力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蕴含着丰富的空间意蕴。一定的空间场所、人的空间利益需要以及空间交往合作,人才、产业与技术的空间聚集,生产力结构要素中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创新发展以及在空间的协同融合,这些因素的有机结合与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新质生产力的生成起点。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是以生态空间的优化为基础的,这就要求在科学利用资本基础上坚持生态正义,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发展转型,在坚持人的能动性和受动性相统一中破解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矛盾,积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从而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新质生产力发展和谐统一。生产空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新质生产力是以生产空间变革为关注焦点的。生产空间是生产关系的集中体现,在遵循社会生产空间发展的规律性、人民性和正义性的基础上,新质生产力创造出了一个符合人民利益和经济发展规律的生产空间,从而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生产空间的超越。生产力发展的过程就是人们进行生活的过程,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始终观照人的现实生活,其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根本价值指向。新质生产力在破解人的生活难题、拓展人的物质生活空间和精神生活空间以及提升人的生活品质中不断彰显自身的价值意蕴。  相似文献   
7.
正义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整个人类实现现代化不可或缺的元素。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人民为社会主体,在拓展社会发展空间、破解社会发展难题、科学利用资本以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中维护社会正义,这是对西方现代化片面追求资本增殖所造成社会正义缺失的超越。中国式现代化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过程中,始终尊重全体人民地位平等和人格尊严,注重全体人民拥有平等机会参与现代化建设,在社会财富公平分配和社会发展成果共享中实现人际正义,这是对西方现代化贫富两极分化基础上人际正义缺失的超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强调在生态实践中坚持人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的辩证统一,在树立人与自然共荣共生的科学理念、变革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以及在积极参与全球生态治理的基础上促进生态正义,这是对西方现代化以牺牲生态环境而造成生态非正义性的超越。走和平与发展道路的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直面国际交往困境,坚持以文明的交流互鉴超越文明的隔阂对抗,在积极推动建立新的世界体系中维护国际交往正义,这是对西方现代化走扩张与掠夺道路的国际交往非正义模式的超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