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5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3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纪之初 ,中国学术正在孕育着新的突破。这种说法不是没有理由的 :80年代以降 ,在经历了东西方思想文化的双重洗礼之后 ,中国学术逐渐成熟起来。其中 ,一个显著的标志 ,就是人文科学各主要学科都在寻求自己的“问题域” ,言说自己的“话语” ,构建自己的“前沿话语群”。这是值得称道的。但同时也出现了一种令人忧虑的倾向 :人们纷纷逃离或摈弃形而上的哲学思辨或本体论研究———因为谁都清楚 ,这种探索的艰难乃至无望 ,对于一个学者的学术生涯意味着什么。更为令人沮丧的是 ,你竭力说了许多东西 ,别人却说你说了许多不应该由你说的东西。…  相似文献   
2.
在当今这样一个各种文化剧烈冲突的时代,我们大都经受了各种思想热潮震撼,这无疑为时代建构更为博大深厚的新文化提供了准备。然而,当形态各异的文化思潮纷然杂陈于精神舞台上时,我们竟茫然不知所措了,即不知如何进行选择了。笔者认为,文化选择问题是文化建设中最具实践性和操作性的研究课题,但遗憾的是,它似乎从来没有引起人们特别注意。固然,近年来关于文化定义、范围、功能等等的讨论作为基本理论的建设是必要的,但面对上述“文化建设的历史选择”,如果我们仍沉浸于文化的“永恒”课题而不能自拔,难道不是某种失职吗? 那么,我们究竟应当怎样选择呢?从原则上说,对各种文化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无疑是正确的。然而,笔者认为这一原则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才能真正付诸实施:一是需要有经过严格的逻辑判断推导  相似文献   
3.
理性的反思     
<正> 近年来,非理性思潮在当代文论中一时成为时髦的话题。应当承认,昔日诸多文论家确有这样一种倾向,他们在与人的本质休戚相关的文学或美的本质进行逻辑思考的时候,似乎都极少或根本不把人的现存在考虑在內?诱飧鲆庖迳峡?当代文论中非理性的“感性”崇拜确不失为一种对此类形而上学理性模式的逆反形态。但令人遗憾的是,这种形态亦无意向人的现存在的沃野探寻,却宁可将其对人的本质的精辟见解导向“孟加拉虎式的动物性”的  相似文献   
4.
丁少伦 《学术界》2002,(4):181-186
世纪之初 ,中国学术正在孕育着新的突破。这种说法不是没有理由的 :80年代以降 ,在经历了东西方思想文化的双重洗礼之后 ,中国学术逐渐成熟起来。其中 ,一个显著的标志 ,就是人文科学各主要学科都在寻求自己的“问题域” ,言说自己的“话语” ,构建自己的“前沿话语群”。这是值得称道的。但同时也出现了一种令人忧虑的倾向 :人们纷纷逃离或摈弃形而上的哲学思辨或本体论研究———因为谁都清楚 ,这种探索的艰难乃至无望 ,对于一个学者的学术生涯意味着什么。更为令人沮丧的是 ,你竭力说了许多东西 ,别人却说你说了许多不应该由你说的东西。…  相似文献   
5.
振兴中华人文科学──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文化构想丁少伦回首本世纪特别是新时期中西文化大碰撞的历史景观,展望中国文化在下一世纪的伟大振兴,当代中国人文科学其出版应作出什么样的文化选择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须对新时期作一简略回顾。80年代人文科学的出版繁...  相似文献   
6.
最近,党中央号召全党干部都要认真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掌握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为了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适应广大干部学习、研究和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需要,本刊决定从本期开始,设置“哲学理论与应用研究”专栏。欢迎大家踊跃来稿,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共同把这一栏目办好。文章要密切联系当代中国改革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有所创见。文字一般不要超过8000字。  相似文献   
7.
文章认为,针对理性的工具化、哲学的科学化、主体的客体化三大倾向,现代西方哲学的现象学、存在主义、科学哲学以及法兰克福学派等都从不同的方向和角度返本求源,以求寻找到理性的根据、哲学的根基以及主体性的存在家园。然而,唯有马克思主义的辩证理性、理论思维以及实践本体论,才是解决上述三大悖论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8.
在西方思想发展的过程中,大凡要重新建立某种新哲学的思想家,都相当注重对已存在的哲学思想的借鉴,以求得对思想史上循环呈现的哲学问题作出新的回答。然而,现象学的宗师——胡塞尔却认为,现象学成立以前的一切哲学思潮和流派缺乏批判的反省和深刻的方法学的研究。特...  相似文献   
9.
在新时期众多文学流派中,“寻根文学”是以其鲜明的文化批评性反思为其主要思想特色的。然而,当以此类同名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红高粱》如一阵狂飙,把我们卷入民族赖以生存的大自然所自发创造的感性动力世界时,我们却不禁有些茫然:这部影片乃至原作到底要告诉人们什么呢?我们知道,当代作家从政治性反思到文化性反思的转变,早在1980年老作家汪曾祺所发表的回视与怀恋乡土风情的《受戒》等作品中就初露端倪,而邓友梅、刘绍棠、李杭育等人的风俗——文化小说,则是它的延续。应当承认,这类小说突破了对地方色彩和乡土气息的简单描摹,开始将笔触透进处于浓厚的风俗氛围包裹之中的民族心理,而且对渗透其中的传统的过分摧残人的因素表示了某种批判的意向,尽管这种批判常常被对传统生活如淡泊、清贫、无为、忠义等的怀恋及其赞美所淹没。值得欣慰的是,大多数“寻根”作家并没有忘记自己所担负的“改造民族劣根性”的重任,他们力求以当代意识对自己民族的生活和传统进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实践论美学存在着双重遮蔽:第一重即在批判“动物性异化”时,明显缺乏“去蔽”与“显露”的弹性思维,即不懂得感性自然之功利性的消失,即意味着感性自然之非功利性的呈现。由于缺乏感性本真的生命承诺,以征服性为特征的工具理性的肆虐和实践理性的被偏狭化,就是难以避免的了。这就需要我们对“自然人化”的对象性思维进行非对象性即存在论的重新阐释,即不仅仅在实践中而且在实践的存在方式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而这恰恰是在批判“理性异化”中,当代中国实践论美学完全不能洞悉的。因此,惟有对动物性和工具理性两种异化同时予以消除,生存实践美学的建立才得以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