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6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9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9篇
社会学   7篇
统计学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中国宏观经济社会形势继续保持2003年以来的良好发展势头,呈现高增长、低通胀、就业紧张局面有所缓解、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的特点。从经济增长9.3%左右、通货膨胀率控制在约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城乡居民收入都有较大幅度增长等宏观指标来看,当前的经济社会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三线建设兴办的大型国有企业对六盘水市这个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存在的特殊困难后,笔者认为,六盘水市转型发展的思路是:统筹规划,促进攀西—六盘水地区强化资源集约开发和循环利用,形成特色经济圈,并将其发展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发挥大型国有企业的优势,引导和支持其参与攀西—六盘水煤炭资源的整合,加快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发挥三线企业在转型发展中的引领、示范和龙头带动作用,促进产业升级,打造经济升级版;发展三线文化,为转型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实行特殊的支持政策,促进特殊地区、特殊企业、特殊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 (一)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把价格改革放在何种地位决不是个战术问题,而是关系经济体制改革的战略方向和战略重点的选择问题.为了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使改革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进,有必要从理论上进一步阐明价格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是经济体制改革不可逾越的关口这个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问题.价格改革所以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绕不过去的关口,主要理由有以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团轩  赵锐 《金陵瞭望》2010,(9):21-22
3月29日.共青团南京市委出台了《南京市青少年“阳光青奥”行动计划》,号召全市青少年积极投身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事业,为青奥会的成功举办发挥生力军作用。  相似文献   
5.
6.
工人阶层明显感到了经济上的压力,被认为是改革中获益最小的阶层 工人阶层和其他阶层公众一样,认为1994年最主要的问题是“物价上涨过快”。调查结果表明,他们对此感受甚于其他阶层公众,有83.71%的工人持上述看法,足以反映出工人在1994年高物价压力下的生活重负。也正是因为这一原因,工人阶层内对1994年社会形势“说不清楚”者占的比例,在各阶层公众中是最高的,占16.63%。同时,他们  相似文献   
7.
衡量一个地区的发展水平,过去往往单纯用经济指标,但实际上一个地区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并不完全取决于经济的发展,还取决于社会结构优化,人口素质、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社会环境、社会秩序的安定,也就是说,一个地区的全面发展必须使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为了全面衡量社会发展水平,有必要选择一套能反映社会发展的有代表性的社会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它是一种尺度,能对每个地区的社会发展水平进行测量分析,不仅能评价各地区  相似文献   
8.
中国规划已久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即将决策实施。该工程将长江流域的汉水自湖北丹江口水库调引到黄、淮、海流域的河南、河北和京津地区。设计年均调水量达150亿立方米,总投资226亿元人民币,工期六年。有关部门要求该工程跨流域不跨世纪①。对于这一涉及到经济、社会、环境,关系到五个省市的重大工程,有必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所调配水的一些资源经济问题进行探索。调水实际上是水资源的空间再配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涉及面多广,均可简化为供方和需方。只要供需双方可以获取边际收益,便具有资源跨区域配置的市场流动势能…  相似文献   
9.
幽默两则     
辩护一个刚刚从学校毕业的年轻律师正在力他的第一个案子辩护。铁路局轧死了他当事人的24头猪。为了使陪审团注意到损失之巨大,他强调说;“先生们,女士们,想想吧,24头猪,24,整整是我们陪审团的2倍。”招聘某公司欲聘一名女秘书,于是请一位心理学家做主考,他的题目是2加2等于几。第一个应征女子回答是4;第二个却回答可能是22;第三个则回答可能是4,亦可能是22。心理学家对公司经理解释测验的结果,他说第一个女子很实际,第二个好空想,第三个最理想。然后他问经理如何决定,经理想了想,答曰:“我看还是那个穿紧身衣的好。”幽…  相似文献   
10.
如何深化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从科技革命、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等方面出发,指出新时代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要求我们必须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文章从劳动论和价值论两个方面探讨了在新的时代应该如何深化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区分标准;拓展了生产劳动的范围;明确了物化劳动在价值形成和价值创造中的作用。最后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