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93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53篇
人才学   11篇
人口学   12篇
丛书文集   126篇
理论方法论   33篇
综合类   463篇
社会学   41篇
统计学   4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3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娘的儿     
年展乐 《老年世界》2007,(23):14-14
爹死得早,是娘一把屎一把尿地把我们两兄弟拉扯大。我哥学习好,考了大学,毕业后留城工作。娘给哥娶了城里媳妇,还在他们家像保姆一样带大了孙子。侄子上学后,嫂子见娘已经没用了,就打发她回了农村老家。对此,我哥连声都不敢吱,因为他是典型的妻管严。  相似文献   
2.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博大精深,绵延流长,是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支柱。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它面临着绿繁荣芜杂的网络文化的挑战:首先,在网络文化传播上,西方凭借其信息高科技优势大肆推行其文化殖民主义意识形态,构成对第三世界国家民族文化的威胁。其次,网络伦理道德的失范。第三,面对网民低龄化的特征和趋势,加强对正处于初级社会化最后阶段的青年网民的中国文化传统教育势在必行。第四,网络技术和文化发生在中国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必然打上“转型期烙印”。面对网络时代的挑战,欲光大中国传统文化,就应在网络文化中的根植是可能的。其理论的可能性来源于中国文化的内在文化。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在网络文化所提供的技术支持及网络的传播特性。要把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就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网民的文化传统教育;基本精神在网络中根植的形式;建立网络伦理规范;加强与其他国家民族文化的平等交流,坚持交流中的“拿来主义”;建设并维护本土化的网络文化。  相似文献   
3.
论创新教育与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大学开展创新教育的意义及对大学生的影响 ,论述了创新教育与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关系 ,即创新教育是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出成果的前提 ,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是创新教育的新平台和主要形式 ,它既是创新教育的实践环节 ,检验着创新教育的成果 ,又丰富着创新教育的内涵 ,同时是提高大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主要途径。提出了高校要多方面创造条件 ,深化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  相似文献   
4.
5.
地名是人类长期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文化财富。地名的作用在于体现个体地表空间的特定方位概括标志,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产物,客观地记录了自然与社会变化的轨迹。地名作为符号,涵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重意义,历史上凡是有人类活动的地方,按照人们的意愿和认识,留下了许许多多具有民族性、时代特点和自然特征的地名。如,我国乃至欧亚地区都存在大量蒙古语地名,而且大部分保存着蒙古语特征,意义明确。但是由于时代变迁,民族迁徙等复杂原因,使有些蒙古语地名意义失真,似是而非,更有甚  相似文献   
6.
同解放前比,新疆维吾尔族义务教育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变化巨大。从小学、高中到高等教育,规模扩增显著,师资数量倍增,升学率大幅度提高,已步入了法制化、规模化的道路。改革开放以来,教育投资增加,教师待遇提高,贫困学生得到补助,教学条件进一步完善。从维吾尔族义务教育的现状看,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是一个当务之急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8.
9.
外国人眼中金树仁统治时期的新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金树仁时期到新疆探险、旅游、传教、工作的外国人,或者从他人作品中了解到新疆的外国人的著述、论文进行系统的梳理,概括出这一时期外国人新疆研究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0.
B超的滥用、强烈的男孩偏好以及对非法流产行为监控的失效共同构成我国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充要条件,三者中任一条件不满足都不可能出现出生性别比偏高。尽管B超发明和滥用前出生性别比并没有异常,但也不能说出生性别比偏高与受教育水平、传统文化等因素无关。事实上,这些因素通过影响男孩偏好和B超的可获得性而影响出生性别比。由此出发,促进出生性别比回复正常,短期内应标本兼治,以治标为主———坚决禁止B超的滥用,关键是加强立法和管理;长期内则必须治本———消除男孩偏好,关键是加速农村城市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