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霍桑《红字》中的齐灵沃斯是一个撒旦式的人物,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剖析了他沦为撒旦忠实的奴仆的心路历程。他畸形的身体产生的深度自卑和他的超人的智慧,都推动他不断地追求与超越,这种心理外化为对海伦一样的海斯特的执著追求。他妄图依靠学识与对物的占有掩饰身体的畸形,弥补年龄的差距,然而他却一直无法唤起海斯特爱的激情,最终背上了妻子背叛的耻辱,由爱生恨,在巨大的仇恨中消耗了宝贵的一生。  相似文献   
2.
<送冰的人来了>是奥尼尔认为一生中他写得最好的一部剧本,是对"任何一种信仰经历的拒绝",拒绝使价值走向虚无,个人的自由在虚无中抖落了所有的义务与责任,在工业社会来临的脚步中,对传统的家庭伦理价值进行着颠覆.自由的存在被无限地放大,人的和谐亲密共处向崩溃的边缘逼近,家庭的存在也在个人自由的膨胀中越来越成为不可能,两性关系在个人的极大自由中错位,爱情在错位的关系中,也嬗变着走向圆寂.在宗教的救赎意义被否定之后,家对人在情感上的救赎意义也被否定了,于是男人不再是丈夫和父亲,女人不再是妻子和母亲,家庭伦理变得空泛式微了,最终流于虚无,而丧失了存在的意义.人的存在更加绝望地陷入一种毫无意义的荒诞之中、孤独之中.家庭的解体是现代悲剧的一个主题.  相似文献   
3.
付美艳 《学术交流》2012,(3):152-155
《榆树下的欲望》中的爱碧曾被作为捍卫爱情的勇士而进入人类文学史的光荣榜,然而在剧中她从"妖妇"到"天使"的转变,并不是剧情发展的水到渠成,而是剧作家奥尼尔试图维护两性关系中男强女弱模式的一种努力,在文本背后隐藏的是对男权被颠覆的焦虑。女性主义批评通过对文本的重新阅读和阐释,以新的视角,在文本中找寻男权意识对女性在精神上的控制。当爱碧进入这样一种文学批评视野,发现虽然最开始她是一个男权话语樊篱的突围者,但她不过是一个不自觉的女性解放者,最终又一头栽回男权话语体系的怀抱,通过杀婴,成就了一曲"伟大"的爱情绝唱。这变异的母性,实质是男权社会的作茧自缚。  相似文献   
4.
<白象似的群山>是海明威的一篇重要的短篇小说,但是关于它的评论文章不是很多,而且没有一篇是从标题与主题之间的关系入手的.海明威是一个创作态度严谨的作家,他的小说题目多是经过深思熟虑.白象似的群山正是女孩内心压抑情感的外化, 同时当白象似的群山与远处的田野融为一体时, 它又代表着女孩的逃离情绪.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