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5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清”是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国哲学和美学范畴。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哲学之“清”转化为审美之“清”的关键时期,玄学本体论和玄学影响下的士人“清谈”对审美趣味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玄学不同发展阶段的观点也影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清”审美趣味的细微差异,形成了前后两个阶段文论同中有异的格局,前期以“清省”为主,而后期以“清丽”为主。  相似文献   
2.
美国的保罗·盖蒂从1957年—1976年一直被推为世界首富。他不仅赚钱有方,而且笔力惊人。他在《花花公子》杂志上试发了一篇经验谈,其反响之大,出人意料,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他写的内容无所不包,既有经营之道,也有“企业家的私生活”。“百万富翁的头脑”便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3.
清美意象生成的文化原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清淡美的崇尚,是唐代中期以后中国士大夫阶层一种普遍的审美心理。本文借助原型批评理论,从远古社会的特点和原始的自然崇拜入手,探寻这一普遍审美心理的核心意象(水、玉、月)生成的过程与原因,揭示这一影响深远的审美心理的深层文化蕴涵。  相似文献   
4.
书吏是古代行政的执行人员,是官员在行政运作中不可缺少的辅助力量.书吏作乱是明清政治中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而且清代比明代更为严重,竟然达到"本朝则与胥吏共天下"的地步.可以说,书吏在明清政治中操纵权力,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已经造成严重的"吏弊".从制度角度而言,明清书吏、尤其是清代书吏作乱主要是科举制度、等级制度和君主专制制度引发的.科举制度造就的迂腐无能的官员为书吏作乱提供了土壤,人事回避制度加强了官员对书吏的倚重;等级制度森严造成书吏升迁无望、生活无着,使书吏作乱成为现实;君主专制体制下的官僚政治使书吏作乱成为整个封建吏治败坏的组成部分.上述制度因素,才是隐藏在"清代与胥吏共天下"背后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的鉴赏方式比西方的鉴赏方式有着更全面、更合理的内涵,值得我们在当代的文学理论建构中很好地吸纳。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的文化心理和思维以直觉和感性为特征,“兴”作为文艺鉴赏之初沟通心物、融合主观与客观的触发点,最能反映中国文化的这一特征。“兴”的传统,就是倡举一种闻释的自由性,充分发挥鉴赏者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7.
论尚清审美心理的思想之源--道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清淡之美的推崇是中国古代一种普遍的审美心理,尤其是在中唐以后的士大夫阶层中.笔者认为,道家是中国历史上这种普遍的审美心理主要的哲学思想根源."道"作为道家最高的哲学和审美范畴,"道"的美,是最高的美,而从某种程度上说,"道"的美,就是自然朴素的美、清淡的美、清省无雕饰的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