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2篇
丛书文集   1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9篇
社会学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人为本为导向的城镇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政府支出的偏好选择。城市政府支出政治要回答的是谁在城市化过程中获益的问题。中国城市政府支出偏差仍然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同时还呈现出空间偏差。但这种偏差在民生标识下不断被修正正成为新的趋势。中国城市政府支出政治的复杂性是城市政府复杂性的呈现。作为一个复合体,城市政府具有"地方国家"、"地方政府"、"科层组织"等三个维度,其在不同维度中扮演不同制度角色并承担不同的功能,实现不同的目标;在这一多元目标体系中,城市政府的支出偏好被"为晋升"所支配,并引发一系列城市社会问题和矛盾。城市在本质上是通过空间集聚由政府提供集体消费品(城市公共服务)的集合体。为了规避未来中国城镇化风险,城市政府支出必须转变为"为市民而支出",并在治理模式上逐步完成"以官治官"到"以民治官"的制度转型。  相似文献   
2.
我国"三农"问题是历史原因、国际背景和城乡二元结构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根本上来说是城乡二元结构的作用。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这既有坚实的理论依据,同时它也是推动"三农"发展,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性障碍的必要之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一方面需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大政方针不动摇;另一方面还要为"三农"的发展消除制度障碍,进行制度上的改革和创新,进而为"三农"问题的解决创造更好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3.
4.
就经验层面而言,政府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街区公共服务的直接供给主体,或者由政府先将服务分配给其代理组织--单位,然后再由单位直接分配到个人.这种基于政府科层体系的供给机制可称为"科层式供给",其特征是供给渠道的垂直性和单向度性.在街区公共服务供给短缺甚至缺失的困境下,寻求可能而可行的街区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便有了必然性.个案研究表明,目前的街区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已经从原来建立在行政权力基础上的"科层式供给"趋向于街区组织在资源交换基础上的"合作化供给",并达成共同治理或共同生产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中国城市基层自治组织的"内卷化"及其成因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在国家主导的变革过程中,中国城市基层自治组织--居委会的组织变革实际上走向了"内卷化".居委会组织变革的内卷化指的是,虽然新的组织形式要素(例如社区代表大会、居委会委员的直选等)已经产生,但居委会组织变革真正要指向的组织性质和实际运作机制却没有根本改变;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原有的居委会组织性质还得到了加强.论文分析了居委会组织变革内卷化的表现,指出居委会组织变革内卷化除了受制于特定的制度背景和宏观的国家诉求以外,还包括组织本身的资源约束、组织成员的理性约束、来自于外界的权力约束等原因.同时,论文认为,在内卷化的组织变革之后,居委会也可能获得一些名正言顺的借口来对抗基层政权对于居委会自治性的进一步侵蚀,从而有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改变社区中国家和社会的力量对比.  相似文献   
6.
消费已对人的生活形成了一种挟制,处于异质性社会中的人们越来越倾向于通过炫耀性的消费方式来获得一种社会认同和自我实现感,抑或努力步入消费的高端,以达成某种与他人之间的区分,但人们却始终落在“消费时尚”的后面。而另一方面,消费渐渐达成了一种对生活各个方面的控制,以各种新奇的形式吸引人们去追求消费带来的感官享受,从而渐渐丧失了自身所习得的能力。消费扮演着一种引领的作用,使私人领域也渐渐在丧失着自主性,为消费社会的种种符号所侵蚀。  相似文献   
7.
社区建设运动中的城市基层政权及其权威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当前城市基层政权组织体系及其权威重建路径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国家在后单位制时期通过“组织边界扩大化”与“组织去法团化”所实现的权威重构。论文指出:虽然单位制对于街区的影响已经渐趋减弱,但通过其代理者以及其代理身份的权威重建,国家依然可以将其力量渗透到街区乃至市民的日常生活,不过,这种渗透正体现出与原有国家权力对街区进行“直接干预”所不一样的逻辑。这些看似相悖变化,实际上说明了当前中国特殊情境下国家与社会关系格局在街区发生实质变化的长期性。  相似文献   
8.
在行政民主的条件下 ,重新认识和确立政府与公众的关系 ,已成为当代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重塑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国在改革之前的政府与公众模式可以概括为管制模式 ,但在制度变迁的过程中 ,这一模式日益受到挑战。在新的制度环境下 ,我国政府与公众的关系模式应该是一种既能保证政府作为社会总体利益的代表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协调和控制 ,又能充分保证公众独立性与自制性的模式 ,也即平衡模式。  相似文献   
9.
何艳玲  张雨睿 《东岳论丛》2022,(8):135-143+192
作为改变人与人之间联结的新技术,互联网拓展了社会的内涵,促成了线上社会的出现,为社会治理带来了重要的新治理场域与治理对象。作为社会治理的一部分,线上社会治理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同时遵循社会治理的总体逻辑;在治理内容上,线上社会治理以信息为治理核心,如对于国际互联网主权的保护、对于技术及伴随而来的法律问题的管理、对于内容生产与社会互动的规范、对于地方信息的获取等等。同时,线上社会治理呈现出两大性质:在治理目标上,寻求社会稳定与社会活力之间的平衡;在治理方式上,常态治理与专项治理并行。线上社会治理的逻辑则体现为根据社会经济背景的变化,对目标优先序与治理方式进行调适。  相似文献   
10.
从集体消费研究当今城市社会的分化与不平等是新都市社会学的立场之一。集体消费的出现是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力生产社会化与劳动剩余价值私有化矛盾的产物,政府对集体消费品的生产和供给导致社会分化和社会不平等不仅取决于生产过程和市场,还取决于获得集体消费品的途径和能力,生产和消费的双重政治逻辑影响着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政府对消费领域的干预使日常生活领域政治化,消费成为城市政治动员的基础,围绕着集体消费出现的矛盾和冲突导致了不同于阶级斗争的城市社会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