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7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普兰查斯看来,资本主义国家既不是资产阶级专政的工具,也不是维护社会普遍利益的主体。从根本上来说,资本主义国家是斗争中的各阶级之间的力量对比关系的体现。资本主义国家实际上内在于经济之中,国家与经济已然是一种构成性关系,这种情况也导致了资本主义危机在国家层面表现出来。阶级和它的意识形态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而是存在着某种程度上的错位。对于工人阶级来说,制定正确的策略改变资本主义国家的权力力量对比关系,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符合大众利益的民主化改造可能更为现实。当代资本主义国家所暴露出来的财政危机也为社会主义的到来提供了历史契机。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的生产方式理论构成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硬核",被视为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范式.马克思提出的生产方式理论在战后法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挥和改造,而萨特、阿尔都塞、普兰查斯等学者对此都作出了独特的解释.  相似文献   
3.
普兰查斯和密里本德之间关于资本主义国家问题的争论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内部的一次重要争论。争论的缘由不在于是否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新现象为研究对象,而在于理论研究方式的迥异。然而这场争论的理论价值却远远超出问题本身,因为它激活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的主题,改变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占据主导地位的格局。  相似文献   
4.
在捷克新马克思主义者科西克的主要著作《具体辩证法》中,“拜物教化实践”是用来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造成的人的生存异化的一个主要概念。缺乏生存要素的实践构成了拜物教化实践,拜物教化实践使得劳动成为缺乏创造和生存体验的单调重复的谋生性苦役,并且产生了“伪具体世界”,人失去了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拜物教化实践是实践的特殊形式,但是科西克的实践观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观有着根本的差别。他虽然声称以《资本论》的科学方法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但是他将这一科学方法奠基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人本主义逻辑之上。因而科西克通过“拜物教化实践”及其具体辩证法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属于新人本主义式的批判,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批判存在着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5.
在西方哲学史上 ,马克思哲学实现了哲学由近代向现代的根本性变革 ;海德格尔存在论对传统形而上学批判 ,开辟了现代哲学的主题。现代哲学不再停留于抽象的思辨之上 ,而是关注人的存在或生存问题 ,但马克思哲学与海德格尔存在论之间存在着根本差异  相似文献   
6.
追溯国内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时间原点 ,可以定格在 1981年。是年春 ,英国学者佩里·安德森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中文版在中国大陆出版发行 ,标志着“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潮引入了我国学术界 ,开始逐步影响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及其它相关学科的研究。时隔不久 ,徐崇温先生出版了《西方马克思主义》一书 ,开启了国内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先河。二十余年来 ,不仅形成了一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研究论著 ,而且除了少数难以翻译的文本以外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论著都被译为中文 ,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业已成为高等院校相关本科和…  相似文献   
7.
○张教授,在我的印象当中,您多次在自己的著述和文章里提及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一脉相承的学统对您一生学术之路的奠定有着重要影响。作为学生,我对这一点非常感兴趣。我们是否就从这一点开始今天的访谈?●好的。你刚刚提到南大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学统,我想,这的确是我们得天独厚的资源。具体来说,主要是由孙伯鍨先生在上世纪70年代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论中重要的方法论学统和文本研究为基础。其中,又尤以其独创的历史的深层逻辑解读法为上。谈到这里,不得不说到孙  相似文献   
8.
法国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尼科斯·普兰查斯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入手分析了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功能的本质所在,并对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功能的总体结构的新变化进行了分析.从根本上来说,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功能的彰显,特别是在促进劳动力再生产方面,是遏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利润率下降趋势的一种重要手段,它有利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生产和再生产.这一现象在政治上造成两个方面的后果:有利于垄断资本获得领导权和瓦解大众阶级的阶级斗争.但普兰查斯坚持认为,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功能的强化不但没有消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危机,反而使危机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9.
景观社会:媒介时代的一种批判话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电视、电影、出版业等媒介在当今世界成为主导性力量,马歇尔.麦克卢汉对媒介的先驱性研究更是加深了人们对“媒介时代”的认同。法国思想家居伊.德波在其代表作《景观社会》中,展示了对媒介时代的一种批判话语。德波借鉴了马克思《资本论》的分析,认为景观已成为“媒介时代”的本质,世界完成了从“商品的堆积”到“景观的庞大堆聚”的转变。德波认为明星、休闲旅游和城市化成为当今世界最突出的景观,并对此进行了批判性分析。从景观社会的批判理论出发,德波探讨了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反抗异化的革命策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