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6篇
社会学   3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9年4月,山西临猗县卓里镇进行了一项探索——对乡镇主要干部实行民意调查。对信任票超过85%的干部全县通报表扬,直接进入下届候选人;对信任票在60%-70%的干部,由组织部门调查了解,但不影响其作为下届候选人;对不足60%的干部亮出黄牌,专人谈话;对达不到50%的干部不得作为下届候选人,由组织另行安排工作。民意调查结果进入本人档案,作为考核、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4月18日,孙建国、杨雅女、王振国成为中国第一个接受村民评议的镇党委书记、镇长、镇人大主席。  相似文献   
2.
“在人大中占有一席之地,为本利益集团说话”,成为如今贿选的原动力。然而,正当的竞争途径不畅,代表的权利得不到保护,不去追究“受贿人”的行为以及无人监督主席团失职行为等等,又从制度上为“贿选”开了绿灯  相似文献   
3.
译文《大元通制》一书,是详细记载在元朝广大国土内法律事务方面各种细则的书。 (193a)“统领释教”,译成藏语是“执掌释迦牟尼之教法,广大国家之上师”。“灌顶国师秦国公”,译成藏语是“为人摩顶授戒根本金刚上师”。“〔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司都元帅府”的官员,是众多佛寺的主掌人。最初,蒙古成吉思汗皇帝取得汉地皇位之后,为镇伏广大国土,将土地分封给他的儿子们。以后的历代皇帝,都对僧俗人口进行检括,丈量地亩。当时在吐蕃乌思藏统计户口的办法有如下述。当蒙古皇帝(妥欢贴睦尔)〔薛禅〕即位后,派遣阿鲁浑萨理,麦  相似文献   
4.
史卫民 《兰州学刊》2010,(8):113-114,190
我国应把子女利益最佳原则作为未成年子女监护权行使的根本原则。立法上应兼采单方行使与双方共同行使相结合的未成年子女监护权行使模式。并对未成年子女监护权行使的内容进行细化,行使方式进行专门规定。  相似文献   
5.
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立法实践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宪法》、《土地管理法》、《民法通则》、《土地承包经营法》、《农业法》到《物权法》,我国围绕土地使用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探索和立法实践,逐步建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和用益物权性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土地制度。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立法目标经历了从确保农民"温饱"向促进农民"发展"的转变过程,通过农民的生存保障确保农村稳定和确保全国粮食基本战略目标的实现。我国农村经济的未来发展状况使得土地承包经营权呈现出由有期限权利向无期限权利发展,由非商品性权利向商品性权利发展,由非融资性权利向融资性权利发展,由身份性权利向契约性权利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我国征地补偿纠纷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因农村征地问题而引发了不少社会矛盾,一些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因征地补偿纠纷引发的上访和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成为影响农村稳定与社会安定和谐的一个重要因素.究其原因,主要是由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虚位,土地征用补偿程序不规范,相关法律规定不够完善,可操作性不强,失地农民维权困难,法律救济渠道不畅等原因造成的.对此,应制订土地征收法,完善相关司法解释,规范操作程序和监督机制,健全征地补偿纠纷的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7.
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制度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法》将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定位于行政仲裁,影响其独立性与公正性。“一裁两审”往往容易导致重复性劳动,造成诉讼资源的浪费。加之仲裁人员缺乏、执行难度较大、仲裁条件较差等问题,使得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工作的开展存在种种困难。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应贯彻依法独立仲裁、及时便民利民、节约高效、实地调查取证、坚持调解为主等原则,并从制度层面、组织层面、发展层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8.
史卫民 《社科纵横》2007,24(4):38-39
分居制度是指夫妻双方终止同居义务,但仍保留其婚姻关系的法律制度。时至今日,分居制度已成为与离婚制度并存,调整婚姻家庭关系不可缺少的法律手段。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达,中国也亟需建立分居制度。我国的分居制度应就分居与离婚的关系、分居理由、分居形式、分居的法律效力、分居的终止等方面做出具体规定,以建全和完善我国的婚姻家庭立法。  相似文献   
9.
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21世纪初,中国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79-1985年)确定了民主制度化、法制化的基本思路,扩大了基层人大代表直接选举的范围;第二阶段(1986-1995年)因“海选”等选举形式的出现,使村民自治有了突破性进展;第三阶段(1996-1999年)在乡镇长选举方面出现的不同试点,使基层民主政治发展有了新的着力点;第四阶段(2000-2003年)随着“公选”的普及和社区居委会直接选举的出现,规范基层选举的措施相继出台,基层民主政治向纵深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亦已显示出来。中国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仅需要为有益的试点和新制度的出现预留一定的空间,还应该关注选举以外的其他制度建设问题,并认真对待乡镇政权的转型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从农地流转方式中转让、出租、转包、互换、抵押、入股等各方面的比较分析来看,各种流转方式各有利弊。在选择农地流转方式时应遵循因地制宜、农民自愿、政府引导、适度规模、确保收益的原则,从放开转让、合并转包、建立抵押、完善入股、健全服务等方面对农地流转方式进行法律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