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网络技术的发展已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全新景观,但与此同时网络道德失范现象也日益突出。在克服和消解网络负面影响的有效途径中,建立网络社会伦理道德、尤其是加强网民的道德自律越来越显得重要和迫切。面对此种窘境,以伦理见长的儒家哲学理应尽到自己的责任,如儒家所提倡的诚信原则、忠恕之道、交友之道以及修身自律等,通过现代性诠释和创造性转换,对于应对今天网络世界出现的问题以及加强网民道德建设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2.
史婷婷 《社科纵横》2011,26(1):91-93
超越意识是道家文化的主旋律。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对现实人生的黑暗、种种异化现象进行了激烈的批判,以此作为其超越历程的起点。并借助于一种独特的反向思维方式,最终实现超然物外、无往而不适的绝对逍遥自由的人生境界——"道"的境界。这一超越历程的完成,表明道家哲学是一种不离自我又超越自我,不离现实又超越现实的形而上学,并由此昭示了中国哲学是一种主张自我超越的人学形而上学的特质。  相似文献   
3.
网络伦理是伴随着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在应用伦理学领域延伸出来的一个全新课题,其理性建构不能忽视我国传统伦理资源尤其是儒学的积极参与,如其对人文精神的倡导、对道德理想的追求以及它的某些伦理规范等,都与当今网络伦理建设的主旨相契合,通过现代性诠释和创造性转换,对于疏解网络道德失范现象,以及优化网络人文环境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4.
儒家一直是中国传统德育资源里历久不衰的"显学",而道家在此领域的建树却乏人问津,甚至还因为道家创始人老子说过"绝圣弃智"、"绝仁弃义"之类的话而认为德育与其无缘。实际上,老子以其深邃的哲学智慧开创出有别于儒家主流教育传统的新路向,它们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共同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解读这一理论,对于今天全面认识和挖掘我国传统伦理资源的精华,以及加强现代德育建设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与文化层面的“乡土”有别,村落属自然、社会形态。现代以来叙写乡村的小说,多以“乡土文学”名之,侧重其文化内涵,“传统与现代”的论辩成为论“乡土文学”必备的思想装置。长期以来,“乡土文学”研究出现了概念化、观念化,多由此而引发。与其他乡土叙事不同,《白鹿原》是一种中性的“村落”叙事,作家以地方志、传说等民间史为基,将散落的小历史凝聚为独特的村落秘史,小说兼具史诗的厚重与文学的灵动。白鹿传说,白鹿村陈设的门楼、祠堂、戏台、六棱砖塔等建筑,在充当文化符号之同时,构成了叙事的内在动力。《白鹿原》对地方志的文学化用与村落的文化赋形,也为当代文学如实地反映村落形态,提供了方法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由亲属整理出版的郭小川日记,辑录了诗人1944—1973年间的心路历程。内容方面,囊括文学创作、行政工作、兴趣爱好、经济收支、个人情感、交游情况、劳动改造、健康状况等,可视作私语记录。作为政治诗人、“三八式”干部的郭小川,于1955—1961年间在中国作协处理日常事务,以“争夺无产阶级的文艺阵地”。此间日记见证了郭氏有关作协秘书长与诗人的身份认同危机。期间先后创作的《一个和八个》《望星空》被组织定性为创作上的严重错误,郭小川受到批判。日记对此有所记述,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细节,从中亦折射了“十七年”文学创作与时代主潮间的分合。  相似文献   
7.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学界对于他在教育领域尤其是在德育思想上的建树很少问津,甚至还因为老子说过“绝圣弃智”、“绝仁弃义”之类的话而认为德育与道家无缘。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本文认为,老子哲学中包含着系统的德育理论,其主要内容包括:培养“圣人”的德育目标,“知足不争”、“贵柔守弱”、“少私寡欲”的德育内容,“行不言之教”、“静观玄览”的德育方法。解读这些理论,对于今天全面认识和挖掘我国传统伦理资源的精华,以及加强现代德育建设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史婷婷 《兰州学刊》2010,(3):9-11,8
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全新景观,但与此同时网络失范现象也日益突出。在克服和消解网络负面影响的有效途径中,道德控制的优势日益显现,而以伦理见长的儒家哲学更应尽到自己的责任。如儒家所提倡的诚信观念、仁爱原则、交友之道以及修身自律等,通过现代性诠释和创造性转换,对于疏解今天网络世界出现的弊病,以及加强网民道德建设等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