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3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东汉士人阶层的群体意识是在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条件下所产生的,具体表现为士人的政治理想与政治行为。东汉士人的强烈社会责任感和经世热情使得东汉政权可以在外戚与宦官交替执政中继续存在。士人群体意识所表现出的强大力量使得士人能够制衡皇权,但也最终令二者分道扬镳,党锢之祸是二者决裂的标志。在党锢之祸中,士人受到打击,宦官进一步掌握大权,并最终导致东汉的灭亡。  相似文献   
2.
史建刚 《南都学坛》2007,27(4):19-21
西汉中期以后,统治危机日趋严重,在依靠刘氏皇帝及现存政治体制无法挽救时,社会上兴起了一股否定、质疑汉祚、汉家天下的厌汉言论,并随着社会政治危机的不断加深而被广泛传播,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普遍认可和接受。在浓重的厌汉氛围中,外戚王莽应时而起,背负了社会各阶层挽救社会危机和改良政治的期望和理想,从而完成了汉新禅代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3.
史建刚 《唐都学刊》2009,25(4):38-41
西汉中期以后,随着西汉王朝统治危机的加深,在士人中间产生了一股质疑或否定汉祚存在的厌汉舆论,而这种厌汉舆论又深深地影响到儒士阶层的伦理天命观,使其在"忠君"与"天命"天平上摇摆.然畏天命的意识最终占了上风,并最终在士人群体的支持和厌汉舆论的造作下,促成王莽代汉自立.  相似文献   
4.
王莽改制损害了社会各阶层的利益,招致社会各阶层的普遍不满和反对,并最终引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也使得儒士阶层所期待的理想政治破灭。作为社会精英的儒士阶层并没有随着王莽新朝的崩溃而陷于沉寂,而是进行了群体思考和选择,在刘氏复起的思汉舆论影响下,自觉地对其伦理天命观的取向进行重新构建,促成了东汉王朝的建立,并对东汉一朝的士风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