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9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9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梅村体”的形成和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不同阶段的作品在题材内容、感情色彩、艺术风貌诸方面都呈现出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 ,除了源自诗人自觉的艺术追求 ,时代风去变幻的影响不能不说是具有决定性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宋琬是清朝初年著名诗人,创作领域涉及诗、文、词、曲、赋,尤以诗胜。在诗坛上,他与施闰章齐名,有“南施北宋”之称。目前学界对宋琬的研究尚非常薄弱,甚至连他的生平也了解得很不够。本文综合宋琬一生所流传下来的诗、文、词、曲、赋,结合史传资料和诸家文集夹注,参考今人学者的部分考证资料,以年表形式对宋琬一生作较详尽的考述。  相似文献   
3.
《圆圆曲》是明末清初的诗人吴伟业的代表作。它以强烈的民族感情,狠狠鞭挞了卖国求荣的大汉奸吴三桂,再加上它词采绚丽,用事典雅、音调铿锵,节奏宛转流利,因而几百年来流传不衰,成为“梅村体”的代表作。《圆圆曲》的故事究竟符合不符合史实呢?这个问题关系着如何分析评价这一脍炙人口的诗篇:它到底是纪事写实的现实主义作品呢?还是架空虚构的传奇性作  相似文献   
4.
吴梅村诗歌具有三个重要特点:史诗般的宏阔场景和丰富内容,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精美绝伦的艺术形式,它们互相融合,形成了一种既激楚苍凉、沉雄悲壮而又缠绵凄婉、博丽精工的艺术风格。清人比喻为“女将征西,容娇气壮”。正是这种“容娇气壮”的独特诗风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确立了吴梅村在诗歌史上的不朽地位  相似文献   
5.
以往论者普遍认为吴梅村的诗风以明清易代为界出现过一个根本性的转变,易代之前,吴梅村只是一个“吐纳风流”的“艳才”,经历了鼎革之变,他的诗歌才变得激楚苍凉、风骨遒劲。实际上,吴梅村的早期诗歌在题材、诗体、艺术表现和意绪格调等各方面已然确立了相对稳定的个人风格,后来的诗歌创作不过是这种风格的进一步发展与强化。吴梅村的早期诗歌在其整个创作历程中的作用与地位是不应当被低估的  相似文献   
6.
江苏太仓旧称娄东,故"太仓诗派"又称"娄东诗派".它是兴起于清朝初年的一个纯粹的地域性诗歌流派,其领袖人物为吴梅村,重要成员有周肇、王揆、许旭、黄与坚、王撰、王昊、王扦、王曜升、顾湄、王摅等十人.  相似文献   
7.
文学史视野下的中国古代文人社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涛  叶君远 《河北学刊》2006,26(1):148-153
“社”本为土地神,由先秦时期“把社”的群体行为衍化为地方行政单位。以传承道统为目的的“士”人集团的民间化直接孕育了后世的社团组织。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第一个以“社”命名的白莲社标志着中国古代结社意识的觉醒。真正意义上的文人社团出现于唐代,宋代城市经济的发展和文学的民间化倾向使“社”的组织具有多样性,文人社团成为文人士大夫优游林下的精神家园,结社与文学发生了密切关系,不仅促进了文学思想的传播,而且形成了风格相近的文学流派。明代的文人社团有了飞速发展,社团组织的数量急剧攀升,并同政治相结合,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景观。  相似文献   
8.
冯其庸先生学术研究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注重实地调查,将实地调查与书本文献互相印证.他对于"辽阳三碑"、"五庆堂曹家大坟"、项羽最后决战相关地理的调查成为运用这种治学方法的成功范例.最近二十多年来他对于西部历史文化的考察,更成为他全部学术生涯中最辉煌和最令人称奇赞叹的精彩华章.  相似文献   
9.
1 吴梅村的诗作中有两首吟咏的都是吴昌时,而且作于同时,一首名《鸳湖曲》,一首名《鸳湖感旧》。鸳湖,亦名南湖,在浙江嘉兴。吴昌时的竹亭湖墅就建在此湖之畔,故梅村诗以鸳湖为题。以上两首诗,《鸳湖曲》是歌行,重在叙事,《鸳湖感旧》是七律,意在抒情。其中,《鸳湖曲》更著名,富赡精工的语言,绮丽浓艳的色泽,圆流转走的韵律,哀怨怅惘的情调,使得它足以和《圆圆曲》媲美,同样成为“梅村体”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10.
作者依据近年来搜集到的文献资料,考证了清初大诗人吴梅村部分七言歌行如《永和宫词》、《东莱行》等的作期,纠正了旧说的谬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