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篇
社会学   2篇
  2015年   1篇
  200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熔炉和染缸     
人们常常赞扬朝阳农学院式的大学是培养和造就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熔炉”,而把文化大革命前十七年的旧大学称之为毒害青年的“染缸”。这个比喻生动、形象、发人深思。所谓“染缸”,改变颜色之器也。莫看缸口水波不兴,却不知缸里淤积着几千年来封资修的沉渣污垢。什么“智育第一”“知识私有”呀,什么“读书做官”“成名成家”呀,  相似文献   
2.
“传播时空”引言/吕钦文当人们几乎是突然意识到自己进入了信息社会的时候,“传播”就成了高频率使用的语汇;而传播在现代生活中的功能、作用,也越来越引人注目。所谓“传播”,就是对各种各样信息的传递、输送、沟通和交流。这是一种信息共享的过程,即由于传播的实...  相似文献   
3.
草木人生     
桃树没有因灿烂的花朵坠落而悲痛欲绝,它在等待叶子,它知道自己生命长久的岁月里,是平常的绿色和饱满的果实,而非粉红色的一时惊艳。白玉兰浓郁的芬芳,让人陶醉地闭上了眼睛,忽略了对它美丽的花形的欣赏。某种特征的过分张扬,对其他优长是无情的遮  相似文献   
4.
从鲁迅在《新文学大系二集导言》中,最先用“乡土文学”来概括和评述蹇先艾、王鲁彦等人的创作开始,此后数十年间,“乡土文学”潮流时起时伏,或隐或显,但却绵延不绝,始终以其独特、斑斓的色彩,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铸留下不可磨灭的影像。其中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现象是: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期间,东北、华北、台湾,几乎所有的沦陷区,都曾有人竖立起“乡土文学”的旗帜,并因而在文坛之上招致褒贬毁誉,掀起风浪波澜。在东北沦陷区,没有一种文学主张能如“乡土文学”持续的那般长久、情况那么复杂、引起那样纷纭的论争了。  相似文献   
5.
吕钦文 《安家》2008,(7):112-113
校园重建模式 整体校园重建的工作分为两大类组进行:以政府经费投入重(修)建,共计约新台币135亿元:以民间(机构)经费认养或捐建.  相似文献   
6.
在网络强势、媒体霸权和市场巨手的作用下,当今社会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平庸的娱乐文化却张扬着所谓艺术旗帜,铺天盖地遮蔽、渗透到第一个领域,制造和引领流行,搅起与鼓动潮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