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吴兆礼 《南亚研究》2007,2(1):27-32
自1947年印巴独立以来的60年间,随着国际政治格局的发展变化,美国对其南亚政策做出相应调整。本文对不同时期的美国南亚政策进行梳理,分析美国南亚政策调整的原因,并对美国南亚政策的未来走势予以预测。  相似文献   
2.
"印太"作为近来美澳印积极推动的地缘概念,不是印度洋和太平洋两个地理概念的简单相加,而是印度洋和太平洋地缘经济和地缘政治发展的产物,客观地反映了全球经济重心转移的现实。中国因素是"印太"相关国家将传统上两个相对独立的地缘政治单元整合为单一战略弧形地带的显性因素,中国战略利益外延的拓展使中国超越了传统的亚太国家而成为典型的印太国家,这是印度与澳大利亚战略界的"印太"设计者始料未及的。中国没有必要对"印太"消极抵触,但应对"选择性排除"及"针对性推动"保持警惕。  相似文献   
3.
中印边界问题是历史遗留的,在过去的六十多年里始终困扰着中印双边关系的发展。中印边界成为复杂问题,有诸多因素的推动,并经历了四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来,两国关于边界是否正式划分等进行了长期的辨争。随着解决边界问题的磋商机制不断深化,中印两国确立了解决边界问题的“三步走”路线图,保持了边境地区长期的和平与安宁。目前,边界问题仍是影响中印政治互信的主要障碍,其解决面,临诸多困难。  相似文献   
4.
疏远与接近:冷战期间印美关系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兆礼 《南亚研究》2006,20(1):32-36
冷战期间若即若离的印美关系的形成,既掣肘于两极格局与不结盟的结构性矛盾、两国各自战略定位差异、“均势”政策与“和平共处”原则对立以及尼赫鲁的社会主义思想与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差异等疏远因素,同时也得益于双方在战略实施过程中由于彼此需求而产生的接近因素。正确分析疏远因素与接近因素在印美关系中的作用,有助于理解冷战中两国关系的态势。  相似文献   
5.
尼印传统关系中,友好与合作是主流,但“控制与反控制”的较量也时常影响双边关系的发展。两国的地缘位置、传统联系、战略关切、民族主义、国内政治以及中国因素始终是影响双边关系的重要因素。尼印《和平友好条约》、边界划分、边境管理、贸易不平衡、水资源的利用与管理以及经济援助等问题是目前两国间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印度对尼政策更加积极与务实的背景下,双边关系的未来发展取决于两国能否彼此照顾对方的安全关切。  相似文献   
6.
吴兆礼 《南亚研究》2010,(4):96-110
印巴于2004年启动全面对话进程,至孟买恐怖袭击进程中断,两国就进程所涉及的八项议题共举行了四轮全面对话。两国在建立信任措施、经贸与民间交往等领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涉及彼此核心关切的议题上没有实质进展。印度断然中止全面对话后又于2009年开始释放积极信号,是其大国诉求等诸多因素使然。有利于推动印巴接触的积极因素在积累,但一些阻碍因素仍然存在,重启全面对话进程还有一定的难度。但只要印巴保持接触,没有必要对印巴未来重启全面对话悲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