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论按劳分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要改革劳动制度,逐步培育和  相似文献   
2.
自从在国有企业中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以来,理论界对一年多来承包制的实践的评价众说不一,但有一点是趋同的,那就是大都从承包者及其行为的角度分析承包制的局限性。笔者认为,仅仅从承包制的一般性质和承包者及其行为这一侧面分析承包制,并没有抓住问题的实质,至少这种分析是不全面的。只有从  相似文献   
3.
在市场经济新体制里,整个社会经济是以市场供求、市场价格为导向运行的,市场价格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机制而起作用。本文拟就市场经济体制中价格机制的内容及运行机理作一些理论探讨。一、市场价格机制的建立和运行我们将要建立的价格体制在价格形式及其运行规则上完全不同于传统体制,价格在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亦与过去截然不同。传统价格体制以高度集中、计划管理为主要特征。在许多场合,价格仅仅是一种符号,它只是便于计划、统计、核算、考核的工具。价格的这种“工具”职能要求它在较长时期里必须是固定不变的,否则产品经济中的各项…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长期以来在对社会主义的理解上形成了若干不适合实际情况的固定观念”,使得我国的经济体制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不能顺利地发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认识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问题。伟大的列宁在晚年对社会主义看法的根本改变和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政策的根本改变,给我们以极大的启示。学习列宁这方面的思想和实践,对于我们搞好经济改革和经济建设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企业体制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通过改革,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彻底分离,使企业真正拥有相对独立的经营权,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成为独立的法人.经过几年改革,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从先前的适当分离发展到目前的完全分离,实现这种分离的较好形式是实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从1987年上半年开始,在全国范围普遍实行的承包经营责任制,是我国企业改革的一项重大措施和一个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长期以来在对社会主义的理解上形成了若干不适合实际情况的固定观念”,使得我国的经济体制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不能顺利地发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认识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问题。伟大的列宁在晚年对社会主义看法的根本改变和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政策的根本改变,给我们以极大的启示。学习列宁这方面的思想和实践。对于我们搞好经济改革和经济建设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土地相对集中、农业劳动力相对减少、集约化经营的规模经营,是世界性的衣业发展趋势,也是我国发达地区农业发展的方向。扩大农业规模经营要与土地相对集中相适应,我国应从各地的不同情况出发,分别采用租赁、使用权有偿转让以及完善投标承包机制等方式,推进土地规模经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