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2.
本文从高职教育要素确定高职教育目标,提出建立专业课程导论和课程模块,体现两年制高职教育的学制特点。对课程综合论、够用论进行理论修正,并且在教学实践上提出具体的方案。  相似文献   
3.
周震豪 《社科纵横》2007,22(6):107-109
语言作为本体要素,语言的社会取径就应当包括人群、工具、对象的社会“同构”,就是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现代本体建构。我国社会语言面临着个体与社会通过语言文化形态传统的养育教化或者转型重建,构成了汉语语言信念与意义的丰富内容,鲁迅对现代语言社会现代取径的实践,完成了语言本体的现代转型,以及现代汉语文化符号的重新建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