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2024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媒介素养教育应以批判意识为指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向公众开展媒介素养教育,首要的是应培养公众批判性地解读媒体的素养,国外媒介素养教育崛起的历史过程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改革开放后,中国媒体实行商业化运营,媒体成为独立的利益单元,媒体呈现不同阶层时心态发生分化,这些都显示着受众必须在面对媒体时保持清醒的批判态度.  相似文献   
2.
新闻媒体不仅是社会的“传声筒”,而且还应发挥“瞭望哨”功能。舆论监督对社会具有危机预警、维护规范的重要价值,堪称媒体的天职。舆论监督的原理在于大众传媒的“公开性”。中国的新闻舆论监督应多取其建设性,努力避免“扒粪揭丑式”的监督取向,这是由我国的社会体制和媒介体制决定的。建设性的舆论监督可以使媒体的功能得到充分释放,也有助于养成记者的社会责任意识。发挥建设性,要求新闻媒体围绕各级政府中心工作和社会普遍关注的公共事务开展舆论监督。同时,监督报道还应恪守新闻采访过程的“程序正义”。  相似文献   
3.
在电视广泛普及、纸介质媒体向读图时代跃进的今天,人们接受新闻信息、感知外部环境更多地是通过图像符号实现的。与此同时,影像伦理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这种现象的出现,既与媒体的霸权作风和人文关怀意识的薄弱等主体性因素有关,也与“展示细节”、“以偏概全”、“导演事实”等新闻采集方式和简单化的传播思路有关。由此不难透视出新闻实践对新闻理论的背离倾向。新闻影像伦理研究应主要着眼于影像的获取方式,这就使研究具有了关注新闻报道程序的旨趣。  相似文献   
4.
除草剂的混用有许多优越性,因而在我国除草剂的混配使用技术发展很快,本文在介绍除草剂混用的发展现状后,分析其原因,并指出了除草剂混配的原则及目前存在问题和应采取对策。  相似文献   
5.
媒体关于福建南平郑民生杀人案的新闻报道值得反思。从新闻伦理的视阈看,报道存在描写犯罪细节、框架单一的问题,尤其是相关报道所渲染的极端化社会认同方式,不仅易于产生情绪误导,而且可能直接危害社会秩序。大众传媒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他肩负着传播正确价值观念的使命,负有社会协调的重要职责。媒体如果充斥着低俗、消极甚至渲染反社会的情绪,轻者会污染社会空气,引发混乱和犯罪,重者则会导致国家民族的灾难。  相似文献   
6.
<正>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黑龙江时指出,要大力发展特色文化旅游,把发展冰雪经济作为新增长点,推动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全产业链发展。黑龙江人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提前擘画、真抓实干。在随之而来的冰雪季,他们接住了新一波流量,让哈尔滨成为这个冬季名副其实的新晋“网红城市”。其中的上下同欲、顺势而为,都非常具有反思与总结的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