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人才学   1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篇
社会学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我记得有报纸说,现在社会上最痛苦的三种职业是民工、矿工和个体户,并对这三类人的生存状况做比较形象的描述:干得比驴累,起得比鸡早,下班比小姐晚,装得比孙子乖,看上去比谁都好,五年后比谁都老。我看后不禁哑然失笑:这不是在说俺们公务员吗?  相似文献   
2.
孙存准 《老年人》2005,(5):32-33
外孙赡养外婆过老,这样的事儿也许到处都有。但是,外孙带着外婆出外打工,而且长达十多年之久,说来就算稀奇了。湖南永州市芝山区大庆坪乡芬香村的唐戈隆,就是这样一个善良孝顺的汉子。他带着外婆打工的事迹被中央电视台播出后,赢得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一时好评如潮。37岁的唐戈隆  相似文献   
3.
我记得有报纸说,现在社会上最痛苦的三种职业是民工、矿工和个体户,并对这三类人的生存状况做比较形象的描述:干得比驴累,起得比鸡早,下班比小姐晚,装得比孙子乖,看上去比谁都好,五年后比谁都老。我看后不禁哑然失笑:这不是在说俺们公务员吗?  相似文献   
4.
文人的牢骚     
孙存准 《社区》2011,(20):9-9
“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是中国文人的不懈追求。一旦“货”得成功,便急不可待地要建功立业.治国平天下,但一旦“货”得不顺畅或中途受阻,往往会发牢骚讲气话,以发泄自己“怀才不遇”的痛楚与愤懑。颇有意思的是,文人发牢骚的方式有相同之处,那就是将自己的牢骚付诸笔端:  相似文献   
5.
孙存准 《社区》2010,(14):43-43
有“专事游宴,怠于政事”的皇帝,就会有奢靡无度的臣子。 魏元帝咸熙二年(公元265年)12月.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位,建立晋朝,史称西晋。立国之初,深谙“成由勤俭败由奢”道理的司马炎觉得有必要纠正魏国的奢侈风尚,而达到“矫以仁俭”,并下达了严禁奢侈浪费的诏令。司马炎自己以身作则,有一次,太医献给他一件色彩斑斓、用野雉头毛饰成的“雉头裘”,司马炎将这件华贵服饰带到朝堂,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一把火烧了,并说,穿这样服饰有违自己严禁奢侈浪费的诏令,还当场宣示,今后谁敢违背诏令,定当重罚不饶。  相似文献   
6.
宋徽宗做了皇帝后,是很想有一番作为的。遗憾的是,他天生就是一个充满文艺气息的人,若是专心于艺术创作,肯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就;而让他当一个大国的领袖,似乎不是那块料。但宋徽宗曾经为做一个好皇帝而努力过,比如,为了救助社会上的弱势群体,他曾经在京城开封创办了一套完整的国家福利系统,设立了不少福利院用来救助无家可归的人。  相似文献   
7.
"老虎的屁股摸不得",但,如果老虎觉得那是享受,则例外。有史学家评论说,晋武帝司马炎本不是一个胸怀大志、雄才大略的主儿,只是他幸运地继承了祖辈和父辈两代人积累下来的基业,"捡"了个现成的开国之君。265年冬,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位,建立晋朝,史称西晋。之后,他凭借魏国积攒下来的雄厚国力,于280年派遣王浚南下石头城。一举灭吴,从而结束三国鼎立局面,一统华夏。客观地说,司马炎是少了一些文韬武略,但他不缺度量。当初,司马炎虽逼魏元帝曹奂  相似文献   
8.
公款吃喝猛于虎,翻阅历史,我们看到,北宋诗人苏舜钦早就洞悉了此中真意。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秋,恰逢赛神会,任集贤校理官的苏舜钦与同僚刘巽动用卖废纸的钱,筹划了一个大型酒会,宴请宾客。苏舜钦不仅邀请了京城里的一些名士,还请了两名“女妓”助兴。为示公私分明,苏舜钦还自掏腰包,拿出十两银子,作为喝酒钱,被邀请的客人也被要求拿出数量不等的喝酒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